-
- 張
張憲疇
張姓 起源張姓主要源自: 張姓。
姓氏來源 1、出自黃帝之后代揮。曾經(jīng)是重要武器弓箭的發(fā)明者揮,其后有以張為姓氏的。是為河北張氏。 2、出自黃帝姬姓的后代。據(jù)《通志·氏族略》所載,春秋時,晉國有大夫解張,字張侯,其子孫以字命氏,也稱張
更多?- 憲:
-
基本解釋:憲 (憲)
xiàn
法令:憲章。憲令。憲兵。
指“憲法”:違憲。立憲。制憲。
筆畫數(shù):9;
部首:宀;
筆順編號:445312135
- 疇:
-
基本解釋:疇 (疇)
chóu
田地:田疇。平疇。
類,同類的:范疇。
古同“儔”。
使相等:疇其爵祿。
筆畫數(shù):12;
部首:田;
筆順編號:251211113124
- 重到城七絕句·張十八
-
諫垣幾見遷遺補(bǔ),憲府頻聞轉(zhuǎn)殿監(jiān)。
獨有詠詩張?zhí)?,十年不改舊官銜。
- 書
-
削簡龍文見,臨池鳥跡舒。
河圖八卦出,洛范九疇初。
垂露春光滿,崩云骨氣馀。
請君看入木,一寸乃非虛。
- 滿庭芳·五十年來
-
五十年來,追思疇曩,佳時去若云浮。
依然重見,感涕話西州。
幸喜靈光不改,空自笑、蒲柳先秋。
成何事,風(fēng)波末路,險畏有沈舟。
別愁。
都幾許,相從未E363,我去公留。
況狂直平生,誰念遨游。
月夕風(fēng)天正好,還驚悵、失此詩流。
江南岸,明朝更遠(yuǎn),回首仲宣樓。
讀音
“張憲疇”的讀音為:Zhāng Xiàn Chóu,音調(diào)為:陰平,上聲,陽平
多音字
憲
(非命) 骨肉分離,孤獨悲愁,難得心安,做事不成。
兇數(shù)運(表示逆境、沉浮、薄弱、病難、困難、多災(zāi)等)
骨肉分離,一生多憂。
詩曰:骨肉分離難平安,浮沈破壞病又難,非業(yè)因苦無可靠,生涯孤獨多悲哀。
骨肉分離,孤獨悲恨數(shù)。(兇)
基業(yè):將星,學(xué)士,技藝,厄,破財,劫煞。
家庭:一稱多憂,妻子欠破。
健康:水厄,利罰,病患,外傷,三才善者可平安。
含義:此數(shù)為破壞,滅懣,沉滯的兇象,有意外災(zāi)禍襲來,或骨肉離散,或病患非命臨身,人生逡得安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