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 張
張瑰
張姓 起源張姓主要源自: 張姓。
姓氏來源 1、出自黃帝之后代揮。曾經(jīng)是重要武器弓箭的發(fā)明者揮,其后有以張為姓氏的。是為河北張氏。 2、出自黃帝姬姓的后代。據(jù)《通志·氏族略》所載,春秋時,晉國有大夫解張,字張侯,其子孫以字命氏,也稱張
更多?- 瑰:
-
基本解釋:瑰 guī
珍奇:瑰異。瑰麗。瑰奇。瑰寶。瑰瑋。瑰岸。瑰意琦行(贊頌卓越超人的思想和行為)。
次于玉的石頭。
筆畫數(shù):13;
部首:王;
筆順編號:1121325113554
- 渭陽
-
我送舅氏,曰至渭陽。
何以贈之?路車乘黃。
我送舅氏,悠悠我思。
何以贈之?瓊瑰玉佩。
- 西江月·用韻和李兼濟提舉
-
且對東君痛飲,莫教華發(fā)空催。
瓊瑰千字已盈懷。
消得津頭一醉。
休唱陽關(guān)別去,只今鳳詔歸來。
五云兩兩望三臺。
已覺精神聚會。
- 惜奴嬌·無算
-
無算。
仗委東君遍。
有風(fēng)光、占五陵閑散。
從把千金,五夜繼賞,并徹春宵游玩。
借問花燈,金瑣瓊瑰果曾罕。
洞天里,一掠蓬瀛,第恐今宵短。
張瑰,字祖逸,吳郡吳人也。出身江東四大姓之一吳郡張氏,祖張裕,宋金紫光祿大夫。父張永,右光祿大夫。曉音律,宋孝武問永以太極殿前鐘聲嘶,永答"鐘有銅滓"。乃扣鐘求其處,鑿而去之,聲遂清越。在南北朝時期齊梁為官,主要擔(dān)任太子舍人,中書郎,驃騎從事中郎,司徒右長史,輔國將軍,吳郡太守,義成縣侯,太常,散騎常侍,光祿大夫等職位。于天監(jiān)四年卒。
張瑰(?-888年2月10日),唐朝末年擔(dān)任淮南將,受呂用之排擠,反叛高駢而投靠荊南陳儒。張瑰受命討伐朗州刺史雷滿,卻反回兵殺陳儒,自稱節(jié)度使,又殺監(jiān)軍朱敬玫。
張瑰,字唐公,張洎之孫也。舉進士,以婦父王飲若嫌,召試學(xué)士院,賜第,除秘閣校理、同知太常禮院。謚錢惟演曰文墨,其子撾登聞鼓上訴,仁宗使問狀,瑰條奏甚切,朝廷不能奪,乃賜謚曰思。溫成廟祠享如神御,請殺其禮。
張瑰,生卒年不詳,北宋真宗朝威虎軍頭,于景德元年(1004年)澶淵之役時,用床子弩射殺契丹統(tǒng)軍使、順國王蕭撻覽,是促成澶淵之盟簽訂的重要人物。續(xù)資治通鑒長編,宋史·寇準(zhǔn)傳中有相關(guān)記載。
(離散) 傾覆離散,骨肉分離,內(nèi)外不和,雖勞無功。
兇數(shù)運(表示逆境、沉浮、薄弱、病難、困難、多災(zāi)等)
骨肉分離,內(nèi)外不和,多病弱短命。
詩曰:傾覆離散家破財,內(nèi)外不和無可靠,家散喪妻悲愁限,貧病交迫壽又短。
傾覆離散,雖勞無功數(shù)。(兇)
基業(yè):豪杰、文昌、將星、劫祿、破財。
家庭:六親無緣,夫婦分離,乏子息。
健康:外傷、廢疾、先天五行為金者平安。
含義:內(nèi)外不和,骨肉分離,逆境兇煞無限,傾家破產(chǎn)亡身的悲運數(shù)。故多病弱短命、妻子離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