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 馬
馬明山
馬姓 起源馬姓主要源自: 馬姓。
姓氏起源 1、由“馬服”氏改變而來。 2、據(jù)《姓氏考略》記載,西域古有“馬”姓,后西域有姓“馬”者入內(nèi)地,即以“馬”為姓。 3、又據(jù)《姓氏考略》載,元代禮部尚書月乃和,因祖父曾任金代的馬步指揮使,而改
更多?- 明:
-
基本解釋:明 míng
亮,與“暗”相對:明亮。明媚。明凈。明鑒(a.明鏡;b.指可為借鑒的明顯的前例;c.明察)。明滅。明眸。明艷。明星。明珠暗投(喻懷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參加壞團伙,亦泛指珍貴的東西得不到賞識)。
清楚:明白。明顯。明晰。明了。明確。明朗。
懂得,了解:明哲保身。不明事理。深明大義。
公開,不隱蔽:明說。明講。明處。
能夠看清事物:明察秋毫。耳聰目明。眼明手快。
睿智:英明。賢明。明君。
視覺,眼力:失明。
神靈,泛指祭神供神之物:明器(殉葬用的器物,亦作“冥器”)。
次(專指日或年):明日。明年。
中國朝代名:明代。
姓。
brightclearclear-sightedhonestimmediatelyMing
亮滅暗
筆畫數(shù):8;
部首:日;
筆順編號:25113511
- 山:
-
基本解釋:山 shān
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:土山。山崖。山巒。山川。山路。山頭。山明水秀。山雨欲來風滿樓(喻沖突或戰(zhàn)爭爆發(fā)之前的緊張氣氛)。
形狀像山的:山墻(人字形房屋兩側(cè)的墻壁。亦稱“房山”)。
形容大聲:山響。山呼萬歲。
姓。
筆畫數(shù):3;
部首:山;
筆順編號:252
- 山行留客
-
山光物態(tài)弄春暉,莫為輕陰便擬歸。
縱使晴明無雨色,入云深處亦沾衣。
- 山中留客
-
山光物態(tài)弄春暉,莫為輕陰便擬歸。
縱使晴明無雨色,入云深處亦沾衣。
- 渡揚子江
-
桂楫中流望,空波兩岸明。
林開揚子驛,山出潤州城。
海盡邊陰靜,江寒朔吹生。
更聞楓葉下,淅瀝度秋聲。
馬明山,男,1964年生,河南陜縣人,漢族,無黨派代表人士,安陽師范學院傳媒學院院長、教授,河南省現(xiàn)代教育技術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帶頭人,中國教育技術協(xié)會師院專業(yè)委員會理事、信息技術專業(yè)委員會理事,河南省教育技術協(xié)會理事,河南省教育技術協(xié)會高校專業(yè)委員會常務理事、副秘書長。
馬明山,男,漢族,1965年5月出生,河北定州人,本科學歷,1983年10月參加工作,198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(chǎn)黨。 現(xiàn)任中山市板芙鎮(zhèn)人大主席。
馬明山同志,漢族,河南南陽縣人。生于1909年11月20日(農(nóng)歷),1929年11月在湖北陽新縣參加暴動,加入中國工農(nóng)紅軍第五軍五縱隊。1930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(chǎn)黨。歷任工農(nóng)紅軍戰(zhàn)士,前委特務班班長,國家保衛(wèi)局保衛(wèi)隊班長,看守長。參加長征到達陜北后,任陜北紅軍學校排長,西北保衛(wèi)局訓練隊隊長,紅四師政治部通訊連、三后方醫(yī)院三所休養(yǎng)所副政治指導員,總兵站新四軍四支隊偵察連政治指導員,洛陽通訊處連長、副官,新四軍江北政治部組織科科員,軍法處訓練班支部書記,盱眙縣保安處科長、主任,盱眙縣公安局副局長、局長。自1948年6月起,任大連建新公司保衛(wèi)科科長,信達商行經(jīng)理,濟南鐵路管理局政治部調(diào)研室主任,鐵道賓館副經(jīng)理,濟南鐵路第二療養(yǎng)院副院長,濟南鐵路管理局總務處副處長,濟南鐵道學院總務處副處長。1982年9月離職休養(yǎng)。1998年10月26日22時55分在濟南逝世,終年89歲。
(大成之數(shù))大成之數(shù),蘊涵兇險,或成或敗,難以把握。
兇數(shù)運(表示逆境、沉浮、薄弱、病難、困難、多災等)
吉盡兇始,窮乏之數(shù)。有不測災禍,實為人生最大惡運。
詩曰:與盡兇始入困途,窘迫病難失親和,災害短命無所止,生離死別卻哀悲。
破舟進海,吉盡兇相,窮乏之數(shù)。(兇)
基業(yè):官祿、圖印、太極、怪杰、富翁、突破。
家庭:親情不睦,口說長短者多,力持賢明者平安。
健康:女性成風流或與夫別離病弱,弱女皆晚婚。多積德可免短命。
含義:利去劫空,陷落窮迫、逆運、短命,悲痛或者幼小離親而困苦,或者病弱,不遇,遭難廢疾,貧困,災難,孤獨甚至刑罰。有不測遇兇禍,人格有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