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姓主要源自: 馬姓
馬姓為中國第十九位大姓,擁有人口占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一以上,并且主要生活在北方,特別是西北地區(qū),人口眾多,是全國回族十三大姓之一。
姓氏起源
1、由“馬服”氏改變而來。
2、據(jù)《姓氏考略》記載,西域古有“馬”姓,后西域有姓“馬”者入內(nèi)地,即以“馬”為姓。
3、又據(jù)《姓氏考略》載,元代禮部尚書月乃和,因祖父曾任金代的馬步指揮使,而改姓“馬”,名祖常。回族中的“馬”姓是“馬”姓來源的重要方面。
4、回族中馬姓這么多,主要與阿拉伯、波斯人名的音譯,特別是與伊斯蘭教創(chuàng)始人穆罕默德的音譯有關(guān),因為馬與穆諧音,再加上“馬”姓是皇帝賜姓,回族又不似漢族那么重視姓氏譜系,而是可以自由選姓使用,故很多回族人便選用了“馬”姓,大大增加了“馬”姓的人數(shù)。
5、出自清代,滿族人中的馬佳氏,改姓為馬。
6、出自他姓改馬姓。如漢代有漢戚人馬宮,本姓馬矢,至馬宮以仕學顯,改姓馬。
馬姓郡望堂號【堂號】
馬姓的主要堂號有“銅柱堂”、“絳紗堂”、“扶風堂”、“駟德堂”、“回升堂”、“孝后堂”、“睇眩堂”、“唏眩堂”、“寶善堂”、“體仁堂”、“志誠堂”、“聚未堂”、“忠孝堂”、“樹德堂”、“裕本堂”、“誠忍堂”、“刻鵠堂”、“善述堂”、“書誠堂”、“敦遠堂”、“存德堂”、“文英堂”、“監(jiān)茲堂”、“公明堂”、“衍慶堂”、“樂真堂”、“敦悅堂”、“靜業(yè)堂”、“藏拙堂”、“青云堂”、“絳帳堂”、“伏波堂”等。
【郡望】
1、扶風郡:漢太初元年置右扶風,為三輔之一。
2、京兆郡:今陜西省西安。
3、郟縣:秦置縣,今河南省郟縣。
4、荏平縣:今屬山東省荏平縣。
5、臨安郡:今屬浙江省杭州市。
6、西河郡:古代所指不一。
7、廣陵郡:秦置廣陵縣,在今江蘇揚州西北。
8、華陰郡:古代縣名。
9、正平郡:即今山西省新絳。
【歷史名人】
馬融:東漢右扶風茂陵人,著名哲學家。
馬良:東漢文士,學問好,才氣又高,文章動人。
馬援:東漢扶風茂陵(今陜西省光平東北)人,東漢名將。
馬武:南陽湖陽(今河南省唐河南)人,一代名將,新莽末,參加綠林起義軍,歸劉秀,被封為揚虛侯。
馬騰:右扶風茂陵人(今陜西省興平東北),初為涼州刺史司馬,曾與韓遂割據(jù)涼州,后被曹操所殺。
馬超:字孟起,馬騰之子,右扶風茂陵(今陜西省興平東北)人。三國名將,出身于涼州豪強家族。
馬謖:字幼常(190-228),襄陽宜城(今湖北省宜城南)人。
馬鈞:扶風(治今陜西省興平東)人,魏時機械制造家。
馬周:博州茌平(今屬山東?。┤?,唐代大臣。
馬殷:許州鄢陵人(今屬河南?。?,五代時楚國的建立者,在位二十七年。
馬鈺:宋代進士。
馬遠:祖籍河中(今山西省永濟縣附近)人,南宋時著名畫家。
馬琬:江寧(今江蘇省南京市)人,元末明初畫家。
馬注:云南保山人,明末清初伊斯蘭學者。
馬歡:今浙江紹興人,明代航海家。
馬荃:清女畫家,字江香,江蘇省常熟人,馬逸妹,龔克和妻。
馬可:當代作曲家,音樂學家。江蘇徐州人。
馬師皇:黃帝時代著名獸醫(yī),善醫(yī)馬,又喜醫(yī)龍,據(jù)說“乘龍仙去”。
馬皇后:馬援之女(39-79),明帝的皇后。
馬瑞臨:今江西省樂平人,宋元之際著名史學家。
馬致遠:今北京市人,元代著名的雜劇和散曲作家,為“元曲四大家”之一。
馬皇后:名秀英(1332-1382),朱元璋妻。
馬世龍,明末將領(lǐng)。(1594~1634)字蒼淵。
馬建忠:浙江省丹徒人,清末語言學家。
馬敘倫:浙江省余杭(今浙江省杭州市)人,早年曾任北洋政府和國民黨政府教育部次長,后參加革命,歷任人大常委,政協(xié)、民盟副主席,民促主席等。
馬君武:資產(chǎn)階級民主革命家、教育家、學者、詩人。原名道凝,改名和,號君武。
馬寅初:浙江省嵊縣人,著名經(jīng)濟學家、教育家。
馬連良:當代京劇演員,工老生。字溫如(1901-1966),北京人,回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