倪姓主要源自: 倪姓
倪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一十一位的姓氏,人口較多,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四。
姓氏來源
1、出自姬姓,黃帝后裔邾武公次子之后,以國名為氏。據(jù)《通志·氏族略》、《姓氏考略》及《辭源》所載,春秋時期,邾武公將次子封于郳(故城在今山東滕州境),建立郳國,為邾國附庸。子孫以國名為姓,稱為郳氏。戰(zhàn)國時郳國被楚國所滅,為避仇改為兒姓,再后又以原姓郳去“阝”加“亻”旁成倪姓。漢初有御史倪寬,其先即為公子肥后裔。
2、出自春秋時邾國后人郳黎來之后,避仇改為倪氏。據(jù)《尚友錄》所載,春秋時邾國有郳黎來之后,別族為倪姓。
3、出自他族改姓或少數(shù)民族。據(jù)《魏書·官氏志》所載,后魏代北復(fù)姓賀郳氏改郳姓,后又改為倪姓;清滿洲八旗人有倪姓,世居寧古塔;滿、蒙古、土家等民族均有倪姓。
倪姓郡望堂號【堂號】
倪姓自立堂號有千乘、經(jīng)鋤、鋤經(jīng)、帶經(jīng)、怡德、世德、承德、合一、貞一、建本、報本、崇本、愛日、寧遠、永思、集義、繼善、樂善、雍睦、遺安、培德、種德、敬業(yè)等。
【郡望】
千乘郡——西漢置郡。治所在千乘,故城在今山東高青縣高苑鎮(zhèn)北。轄境在今山東北部博興、高青、濱縣等地。
【歷史名人】
倪說:戰(zhàn)國時期宋國人,一說宋國大夫,著名哲學(xué)家,游學(xué)稷下,以善辯著稱,較早提出“白馬非馬”的問題。
倪萌:字子明,漢代臨淄(今山東淄博)人。仁孝敦篤,遇荒年,民相食,與兄出城采蔬,被捉,欲食兄。萌言兄瘦,不如萌肥健,愿代之。感其義不殺。
倪若水:藁城(今屬河北)人,唐代名臣。進士出身,出任汴州刺史時,政尚清靜,風(fēng)化大行。
倪文一:福安(今屬福建)人,宋代官吏。咸淳年間進士,官安仁縣尉,清流知縣。
倪思:湖州歸安(今浙江吳興)人,宋代學(xué)者、官吏。歷任禮部侍郎、禮部尚書,以直諫著稱。
倪濤(1087-1125),北宋官吏。字巨濟,廣德軍(今安徽廣德)人。
倪謙(1415-1479),明臣。字克讓,號靜存,上元(南京)人。正統(tǒng)進士。授編修。
倪文?。恒骊枺ń駥俸保┤耍┠戏郊t巾軍將領(lǐng),號蠻子,從徐壽輝起義,任元帥,曾屢克元軍,一三五六年,迎徐壽輝于漢陽,重建天完政權(quán),自任丞相。
倪元璐(1593-1644),明臣、畫家。字玉汝,號鴻寶,浙江上虞人。天啟進士。授編修。歷官戶部尚書兼翰林院學(xué)士。
倪用賓(?-1661),清官吏。明末清初吳縣(今屬江蘇)人,本姓王,字重光。
倪燦(1627-1688),清初學(xué)者、史志目錄學(xué)家。字闇公。江蘇上元(今南京)人。以舉人授翰林院檢討,以有史才著稱。
倪稻孫:仁和(今浙江杭州)人,清代書畫家、詞家。
倪映典(1885-1910),近代民主革命烈士。清末安徽合肥人,字炳章。
倪嗣沖:安徽阜陽人,北洋軍閥皖系首領(lǐng)。
倪志亮:北京人,中共高級將領(lǐng)。黃埔軍校畢業(yè),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國共產(chǎn)黨。
倪文一:宋官吏。
倪樸:宋學(xué)者。
倪偁:宋詞人。
倪淑、倪婉:清詩人。
倪小:清詞人。
倪志福:政治家。
倪志亮:解放軍將領(lǐng)。
倪嗣沖:北洋皖系軍閥。
倪征:國際法學(xué)家。
倪海曙:語言學(xué)家。
倪貽德:油畫家。
倪萍:電影演員。
倪華:國際象棋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