酆姓主要源自: 酆姓
酆姓在大陸與臺灣均未進入前一百大姓。遠祖始于周代,據(jù)通志氏族略上記載,周文王的第十七子,受封于酆地(今湖南省永興縣北),封為侯爵,稱酆侯。其子孫后代就世代以國號“酆”為姓。因此,酆姓出自周朝王室之姓,酆姓起源于姬姓。
姓氏起源
酆(Fēng)姓源流單純,源出有一:出自姬姓,周文王姬昌第十七子子于之后,以邑名為氏。據(jù)《姓篡》、《通志?氏族略》等所載,酆姓始祖為周文王姬昌之子子于,起源于西周初年,是以封邑命姓的姓氏。周武王克商以后,封自己的弟弟,即周文王的第十七子于酆邑,建立侯國(今湖南省永興縣北),世稱酆侯。周成王時,酆侯被廢黜,其后人遂散居各地,約以原封邑名為姓。遂成酆氏。
酆姓郡望堂號:
【堂號】
空
【郡望】
京兆郡:漢以京兆尹、左馮翊、右扶風為三輔。魏改建京尹郡,“尹”為太守。唐以雍州為京兆府,置京兆尹。以上稱京兆者,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(qū)。金元在陜西置京兆府(路),此“京兆”與建都之地無關。民國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,府尹為京兆尹,符合金以前“京兆”之意。
【歷史名人】
酆 舒:春秋時人,曾經(jīng)在潞國當過首領,而被記入史書。
酆 慶:字文慶,明代鄞縣(今浙江?。┤?,正統(tǒng)年間進士,官給事中。
酆去奢:宋代衢州龍丘人,家住于九峰山下。少入道,游學道術,精思忘疲。
酆伸之:宋代進士,為嚴州望門子弟。
酆寅初:元末明初人,字復初。博學多才,不愿為元朝做官而隱居,洪武年間任國子司業(yè),后棄官務農,活至105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