彭姓主要源自: 彭姓
彭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三十九位的大姓,人口較多,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四九。
姓氏來源
1、出自篯姓,為顓頊帝有玄孫陸終第三子篯鏗之后,以國名為氏。
2、出自妘姓,為為帝嚳時的火官祝融之后八姓之一有彭姓。
3、出自漢后有他族改姓而來。據(jù)《姓氏考略》所載,有胡、西羌、南蠻,清時滿、蒙、回、苗、白、瑤、土家、苦聰、彝、拉祜等民族有彭姓。
彭姓郡望堂號【堂號】
彭姓主要堂號有“長壽堂”、“可祖堂”、“彭城堂”、“隴西堂”、“淮陽堂”、“述古堂”、“尚賢堂”、“敦本堂”、“光裕堂”、“雉封堂”、“思敬堂”、“衣言堂”、“述信堂”、“奎聚堂”、“三召堂”、“三瑞堂”、“商賢堂”、“柱下堂”、“明經(jīng)堂”、“孝睦堂”、“雍睦堂”、“春福堂”、“積厚堂”、“博士堂”、“曹斐堂”、“敦倫堂”、“深遠堂”等。
【郡望】
1、隴西郡:秦置隴西郡,治所狄道(今甘肅省臨洮南)。
2、淮陽郡:即今河南省淮陽、
3、宜春縣:西漢初年置縣,隋唐時設(shè)州,歷來為“江南佳麗之地,文物昌盛之邦”。治所在宜春,今江西省西部,鄰接湖南省。
【歷史名人】
彭祖:堯的臣子籛鏗。陸終氏第三子,帝顓頊之孫。
彭蒙:戰(zhàn)國時齊國的隱士,田駢之師,思想與莊子的齊是非說相近。
彭越:西漢初昌邑(今山東省金鄉(xiāng)西北)人,字仲。
彭宣:淮陽郡陽夏(今河南省太康)人,漢哀帝時官至大司馬,封長平侯。
彭俞:宋代進士,宜春(今屬江西?。┤?,少隱集云峰,學(xué)邃于易,官至終朝散郎。
彭春:清朝將領(lǐng)。滿洲正紅旗人,棟鄂氏。
彭孫:浙江省海鹽人,明代進士,工詩,才華橫溢,與王士禎齊名,號稱彭王。
彭湃:廣東省海豐人,無產(chǎn)階級革命家,著名農(nóng)民運動領(lǐng)導(dǎo)人之一。
彭真:山西省曲沃人,原名傅懋恭,他是中國共產(chǎn)黨、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重要領(lǐng)導(dǎo)人。
彭龜年:字子壽,號止堂,南宋清江人,宋代文學(xué)家。
彭孫貽:浙江省海鹽人,字仲謀,清代詩畫家。
彭兆蓀:江蘇省鎮(zhèn)洋(今太倉)人,清代詩人。
彭啟豐:字翰文,號芝庭,長洲(今江蘇省吳縣)人,清代書畫家。
彭紹升:江蘇省長洲人,清代著名學(xué)者、居士,字允初,號尺木,又號知歸子及二林居士,際清是他受菩薩戒的法名。
彭玉麟:字雪琴,湖南省衡陽渣江人,湘軍首領(lǐng)。
彭輝明:又名輝盟,廣西人。中國共產(chǎn)黨員。參加廣西百色起義,任中國紅軍第七軍排長、連長、營長等職。
彭德懷:原名彭德華,號石穿,湖南省湘潭人,無產(chǎn)階級革命家、政治家、軍事家,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、中國人民志愿軍總司令,十大元帥之一。
彭紹輝:早期紅軍將領(lǐng)之一,參加了1928年的“平江起義”,在中央蘇區(qū)五次反“圍剿”中六次受傷,失去左臂,1933年中央軍委即授予彭紹輝紅星獎?wù)隆?
彭加木:原名彭加睦,廣東省番禺人,杰出的生物化學(xué)家和植物病毒學(xué)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