濮陽姓主要源自: 濮陽姓
濮陽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。
姓氏起源
出自姬姓,顓頊的后代以地名為氏。
濮陽姓郡望堂號:
【堂號】
空
【郡望】
1、博陵郡:東漢博陵在今河北蠡縣南,又置博陵郡,即治此縣。建安末度博陵郡,曹魏改博陵縣為博陸縣。西晉置博陵國,治安平(今屬河北?。?。北魏為博陵郡。隋唐有定州博陵郡,并非晉博陵舊地(舊地在瀛州、深州境)。
2、平陵郡:漢代設(shè)置,今山西文水縣東一帶。
3、廣平郡:漢景帝中元六年(公元前149年)分邯鄲郡分置廣平郡,治所在廣平(今河北省雞澤東南)。
【歷史名人】
濮陽興:三國時吳國的文官。字子元,少有士名,孫權(quán)時使蜀,做過會稽太守。
濮陽成:明朝武將,沉毅有遠(yuǎn)志,累立戰(zhàn)功,朝廷封他世襲金山衛(wèi)百戶,為武德將軍。
濮陽瑾:明朝文士,因科舉成績優(yōu)良而被任為地方官,在山東寧陽縣任縣丞,政尚寬平,賑饑有功,遠(yuǎn)近賴以全活。
濮陽來:明嘉靖年間出任南昌府通判,以操履清白而見稱。
濮陽潛:漢為上虞縣宰,有賢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