尉遲姓主要源自: 尉遲姓
尉遲姓在大陸和臺灣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。尉遲,本來是南北朝時(shí)來華的鮮卑族部落的名稱。
姓氏來源
南北朝時(shí)北方鮮卑族姓氏,以部落名命姓。前秦時(shí)期苻堅(jiān)攻滅鮮卑拓跋部族,建立代國。后來拓跋邽復(fù)國,改國號為魏,史稱北魏。與此同時(shí),鮮卑族中又崛起一支尉遲部落,號尉遲部,如同中華之諸侯國。后來尉遲部隨孝文帝進(jìn)入中原,被命以族名尉遲為姓,稱尉遲氏。
尉遲姓郡望堂號【堂號】
尉遲姓堂號有鏑余堂、忠武堂。
【郡望】
太原郡:秦漢太原郡治所在晉陽,在今太原市西南。
【歷史名人】
尉遲迥:字薄居。北周孝閔帝時(shí),因平蜀有功,封蜀公,駐益州。
尉遲綱:字婆羅,蜀國公尉遲迥之從兄。是宇文泰一手培植出來的將領(lǐng),驍勇而有膂力,善騎射。
尉遲恭:唐初大將,字敬德(586-658),今山西省朔縣人。
尉遲勝:唐朝于闐王珪長子。少嗣位,天寶年間來朝,玄宗以宗室女妻之,授右威衛(wèi)將軍。
尉遲乙僧:于闐(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(qū)和田縣)人,唐代畫家。
尉遲跋質(zhì)那:唐氏畫家。于闐人,與子乙僧并稱為“大小尉遲”。
尉遲敬德:唐朝鄂國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