闞姓主要源自: 闞姓
闞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。
姓氏起源
1、出自姜姓,以封地名為氏。春秋時期,齊國有一個大夫名止,被封于闞(今山東省汶上縣西南),世稱闞止,他的后代以封邑為姓,形成闞氏。
2、出自姞姓,以國名為氏。上古時有闞國(今山東省嘉祥縣北),是黃帝吉姓子孫的封國,其后代以國名為姓,稱為闞氏。
闞姓郡望堂號:
【堂號】
空
【郡望】
天水郡:天水在西漢時稱上縣,屬隴西郡,漢武帝時置天水郡,天水屬大水郡所轄;東漢時天水郡改為漢陽郡;三國時為蜀魏相爭之地。以后歸屬雖有變化,但天水之名始終未變。
會稽郡:秦王嬴政二十五年(公元前222年)以故吳越地置會稽郡,郡治吳(今蘇州)。
【歷史名人】
闞 澤:字德潤。三國時吳國山陰人。少時家貧,幫人抄書為業(yè),每抄完一篇,朗讀一遍,追師論講,究覽群籍。
闞 骃:字玄陰,后魏時敦煌人,自小聰敏好學,博通經(jīng)傳,三史群言,經(jīng)目則誦,在學界就已出名,時人謂之宿讀,后來在朝中做尚書官。
闞 棱:伏威邑人,唐朝猛將,其貌魁雄,善用兩刃刀,其長丈,名曰“陌刀”,一揮殺數(shù)人,前無堅對。
闞思穎:女,又名甘棠,四川省南溪縣人。出生于一個商人家庭。1926年加入共產(chǎn)黨。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(lǐng)、革命英烈。
闞禹平:(1891-1933.11),湖北省通山縣人。1925年參加革命,同年在通山縣鎮(zhèn)南中學加入中國共產(chǎn)黨。
闞學增:(1905-1930.10.17),湖北省通山縣人,中國共產(chǎn)黨高級領(lǐng)導(dǎo)人、革命英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