黎姓主要源自: 黎姓
黎姓是當(dāng)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九十二位的大姓,人口較多,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九。
姓氏來源
1、自九黎的后裔。黎曾被封為北正(一說火正)官,掌管民事,其后裔有以字為氏,稱黎氏。
2、出自黎國后裔。據(jù)《元和姓纂》等所載,商時有諸侯國--黎國,一個在今山西長治縣西南,商末被周文王所滅;另一個在今山東鄆城縣西。這兩個黎國的子孫,后以國為氏,姓黎。
3、出自帝堯的后代。著一支出自帝堯后裔的黎姓人家,史稱黎姓正宗,后來成了整個黎氏家族中最為主要的組成部分。是為山西黎氏。
4、少數(shù)民族改姓為黎。據(jù)《魏書·官氏志》所載,南北朝時后魏有代北鮮卑族復(fù)姓素黎氏,隨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后,改為漢字單姓黎氏,是為河南洛陽黎氏。
黎姓郡望堂號
【堂號】黎姓堂號有:“載酒堂”。此外,黎姓的主要堂號還有:“京兆堂”、“九真堂”、“宋城堂”、“新安堂”、“敦本堂”、“禮序堂”等。
【郡望】
1、京兆郡:漢太初元年(公元前104年)改右內(nèi)史置京兆尹,職掌相當(dāng)于郡太守,為三輔之一,治所在長安(今西安市西北),相當(dāng)于今陜西秦嶺以北、西安市以東、渭河以南地。
2、九真郡:公元前三世紀(jì)末,南越趙佗置郡。公元前111年入漢,相當(dāng)于今越南清化、河靜兩省及義安省東部地區(qū)。
3、宋城郡:隋時此地為雎陽,是宋朝的治所,宋時改雎陽為宋城,為今河南省商丘縣南。
【歷史名人】
黎嶷:河間莫阝縣(今河北省任丘)人,南北朝時北魏將軍,因戰(zhàn)功被賜爵容城縣男,加鷹揚將軍。
黎僑:南北朝齊時明州(今浙江省寧波市)人,因戰(zhàn)功被封為永樂侯。
黎干:唐代戎州(今四川省宜賓)人,曾任諫議大夫,京兆尹。
黎錞:廣安(今屬四川?。┤耍未鷳c歷進士。
黎明:宋代長沙(今屬湖南?。┤?,以孝友信義之高品受人贊賞。
黎宿:宋代東莞縣人,為人敦厚,重禮義。
黎貫:明代從化人,正德年間進士。
黎淳:華容(今屬湖北?。┤?,明朝天順年間進士第一,官至南京禮部尚書。
黎恂:貴州遵義人,清代文學(xué)家。
黎簡:清代廣東省順德縣人,著名書畫家。
黎景熙:北周河間郡莫阝縣(今河北省任丘)人,官至車騎大將軍。
黎靖德:宋代永嘉縣(今屬浙江省)人,曾任沙陽主簿。
黎子云:宋代儋州(今廣東省儋縣)人。
黎公真:元代時任甘泉令。
黎遂球:番禺(今廣東廣州市)人,明代詩人,亦擅繪山水。
黎民懷:從化(今屬廣東省)人,明代著名詩畫家,擅長詩、書、畫,時稱“三絕”。
黎庶昌:貴州省遵義人,清末外交家、散文家。
黎元洪:湖北省黃陂人,歷任湖北軍政府鄂軍大都督、南京臨時政府副總統(tǒng)、北洋軍閥政府總統(tǒng)等職。
黎錦暉:湖南省湘潭人,現(xiàn)代著名音樂家。
黎錦熙:長沙府湘潭人,語言文字學(xué)家,中國科學(xué)院哲學(xué)社會科學(xué)部委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