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姓主要源自: 孔姓
孔姓是當(dāng)今中國姓氏排行第98位的大姓,人口較多,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二九。
姓氏來源
1、出自「子」姓,以王父為字氏。
2、出自「姬」姓,據(jù)《姓考》所載,春秋時衛(wèi)國有孔悝,以王父字為氏,其后有姬姓之孔氏。
3、出自「媯」姓,。春秋時陳國(今河南淮陽)有孔寧,王父字為氏,其后有「媯」姓之孔氏。
4、又據(jù)《左傳》所載,春秋時鄭穆公之后有孔張,其支孫以王父字為氏,為鄭國的姬姓孔氏。
5、另據(jù)《姓考》等書的記載,衛(wèi)國(今河南滑縣東)有出自古佶姓的孔氏。
孔姓郡望堂號【堂號】
孔姓堂號有闋里堂和至圣堂。
【郡望】
1、魯郡是在西漢初由原有的秦郡改置而來的,相當(dāng)于今天的山東曲阜、滕縣泗水等地。
2、河南郡是漢高祖改秦三川而設(shè)置的。大約在今天的河南省黃河以南洛水下游,賈魯河上游地區(qū)以及黃河以北的原陽縣。
3、會稽縣,秦始皇二十五年置郡,相當(dāng)于今天的江蘇省長江以南,浙江省仙霞嶺、牛頭山、天臺山以北和安徽水陽江流域以東及新安江、率水流域等地。
【歷史名人】
孔子 (前551~前479),名丘,字仲尼,東方文化的代表之一,儒家思想的創(chuàng)始人,春秋魯人。
孔融 (153~208),字文舉,東漢曲阜人,孔子二十世孫。有俊才,為建安七子之一,漢獻(xiàn)帝時為北海相,世稱孔北海;立學(xué)校,表儒術(shù),后拜大中大夫,為曹操所殺。
孔祥熙 (1880~1967),字庸之,山西太谷人。留學(xué)美國耶魯大學(xué)。歷任國民政府委員、財政部長 ( 為當(dāng)時中國的首富 )、行政院長、中央銀行總裁等職。
孔霸:孔子十三代孫,漢元帝綏和元年(前43年)被封為褒成君。
孔郁:孔子二十一代孫,東漢時期出任冀州刺史。
孔竺:孔潛其子,在三國時任豫章太守(治所在今江西南昌)。
孔恬:孔潛其孫,為湘東太守。
孔愉:孔潛曾孫,在西晉時任左仆射。
南宋六代衍圣公:孔端友、孔蚧、孔揩、孔文遠(yuǎn)、孔萬春、孔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