焦姓主要源自: 焦姓
焦姓在全國分布較廣,尤以江西多此姓,約占全國漢族焦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六。焦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八位的姓氏,人口較多,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。
姓氏來源
1、出自姬姓,上古神農(nóng)氏后裔,以國為姓。
2、出自姬姓,以國名為氏。
3、系自姜姓,以地名為氏。
4、出自他族改姓:
①據(jù)《通鑒》所載,南安焦姓出自氐人;
②據(jù)《華陽國志》所載,南中夷四姓有焦,別為一派;
③西夏人中有焦姓;
④清滿洲八旗姓黨佳氏,后改為焦;今滿、土家、蒙古、布依等民族均有此姓;
⑤根據(jù)《華陽國志》上記載,古代南中夷(今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和云南、貴州兩?。┥贁?shù)民族中有焦姓,另為一派。
焦姓郡望堂號【堂號】
焦姓的主要堂號有:“三詔堂”、“飲仙堂”、“中山堂”等。
【郡望】
1、中山郡:戰(zhàn)國時為中山國,被趙國所滅。秦代為巨鹿郡的領地。漢高帝初年(公元前206年)設置中山郡。漢景帝后改為中山國。相當于河北省北部地區(qū)。
2、廣平郡;漢景帝中元初年(公元前149年)置郡。在今河北省南部永年縣一帶。
3、馮翊郡:漢武帝時置撟蠓腭磾,相當于今陜西省大荔縣一帶。
【歷史名人】
焦先:字考然,三國時魏國河東郡(治所在今山西省夏縣)人,隱士。
焦遺:十六國時西秦南安(今甘肅省隴西)人。曾為太子太師,后遷安南將軍、廣寧太守等職。
焦度:南安氐人,南朝齊將領。
焦遂:唐代名士。說話口吃,清醒時話不成句,醉酒時對答如流。
焦守節(jié):許州長社(今屬河南)人,宋代大臣。
焦芳:河南省泌陽(今唐河)人,明代大臣。
焦馨:山東省章丘人,明代直臣。
焦竑:字弱侯(1541-1589),號漪園,又號澹園,明代學者。
焦循:甘泉(今江蘇省揚州)人,清朝經(jīng)學家、數(shù)學家、戲曲理論家。
焦延壽:西漢梁人,官小黃縣令,頗有政績。
焦達峰:湖南省瀏陽人,原名大鵬(1887-1911),字鞠蓀。近代民主革命烈士。
焦裕祿:山東省淄博人,中國共產(chǎn)黨的優(yōu)秀干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