邴姓主要源自: 邴姓
邴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。
姓氏起源
1、始于春秋,以封地名為姓,是晉大夫邴豫的后代。
2、出自春秋時期,以封地為姓,是齊大夫邴鸀的后代。
3、出自賜姓,漢代名將都御李陵之后。
邴姓郡望堂號:
【堂號】
“操尚堂”
【郡望】
1、魯國:西漢初年(公元前206年)將秦朝原有的薛郡改為魯國。三國魏及晉代改為魯郡。相當(dāng)于今山東省曲阜、泗水一帶。
2、平陽郡:三國魏正始八年(公元247年)將河?xùn)|郡分出一部設(shè)置平陽郡。在今山西省臨汾縣西南一帶。
【歷史名人】
邴輔:趙國櫟陽人。自幼喜歡讀書,長大以后多才多藝,尤其長于工藝制作。
邴吉:字少卿,西漢魯國北海人,曾官廷尉監(jiān),光武省右監(jiān)。
邴原:東漢名士。字根矩,北海朱虛(今臨朐東南)人。
邴漢:瑯琊人,西漢末年以清行而見稱的名士。
邴舟:西漢瑯琊人,邴漢之侄。具有清操之行,邴丹養(yǎng)老自修,以“為官不過六百石”而不肯折腰。
邴郁:邴原的曾孫,具有高名。
邴克莊:字敬如。遼寧盤山人。1882年出生,曾在海城縣創(chuàng)辦鄉(xiāng)團,后舉辦初等、高等各種學(xué)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