鄧姓主要源自: 鄧姓
據(jù)不完全統(tǒng)計全國約有702萬鄧姓人口,占全國人口總數(shù)的0.54%。
姓氏來源
1、出自姒姓(夏的始祖大禹為姒姓)。
2、出自子姓(商族的始祖契為子姓)或曼姓。
3、出自李氏。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第8子李從鎰,受封為鄧王。公元975年南唐為北宋所滅后,宋太宗下令緝拿南唐宗室,李從鎰之子天和出逃,以父親封地為氏,其后世子孫遂稱鄧氏。
鄧姓郡望堂號【堂號】
鄧姓以“平壽堂(謙恕堂)”“講學堂”、“集文堂”、“兩秀堂”、“南陽堂”、“南雄堂”等為其堂號。
【郡望】
1、南陽郡:戰(zhàn)國秦時置郡,治所在宛縣(今河南省南陽市)。
2、安定郡:西漢時置郡,治所在今高平(今寧夏回族自治區(qū)固原)。
3、高密國:西漢置郡,治所在高密(今山東省高密南)。
4、平陽郡:三國魏置郡,治所在平陽(今臨汾西南)。
5、長沙郡:戰(zhàn)國秦置郡,治所在臨湘(今長沙市)。
6、陳郡:秦時置郡,治所在陳縣。
7、洛陽郡:秦始終置縣。
8、宜春縣:治所在今江西省宜春。
9、南雄縣:治所在今廣東省南雄縣。
【歷史名人】
鄧通:蜀郡南安(今屬四川省)人,西漢時蜀中以鄧氏錢遍天下而聞名,為鄧氏家族第四十二世祖。
鄧禹:南陽(今河南新野)人,東漢名將。
鄧艾:義陽棘陽(今河南省新野)人,三國時曹魏名將。
鄧芝:河南省新野人,鄧禹的后裔。三國時蜀國名將。
鄧攸:平陽(今山西省襄汾)人,東晉晉元帝時南遷前后聲譽卓著的名臣。
鄧牧:錢塘(今浙江杭州)人,元代思想家,自稱“三教外人”。
鄧韍:字文度,號梓堂,江蘇省常熟人,明代學者。
鄧發(fā):廣東省云浮市(今云城區(qū))附城鄉(xiāng)石塘村人,中國工運領袖之一。
鄧子龍:豐城(今屬江西?。┤耍鞔官撩麑?。
鄧世昌:廣東省番禺人,清末海軍名將、愛國將領。
鄧廷楨:江寧(今江蘇省南京)人,清代名將,歷任兩廣總督、閩浙總督。
鄧中夏:湖南省宜章縣人,中共早期工人運動領導人之一。
鄧寶珊:甘肅天水人,同盟會會員。
鄧軍林:湖南祁陽人,國民黨少將。
鄧小平:四川省廣安人。他是中國共產(chǎn)黨的第一代、第二代領導集體主要成員,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。
鄧穎超:鄧文淑、鄧詠通、鄧湘君,祖籍河南省光山,生于廣西省南寧,她是中國共產(chǎn)黨、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重要領導人。
鄧稼先: 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研制與發(fā)展的主要組織者、領導者,被稱為“兩彈元勛”。
鄧潤甫:宋代建昌人,字溫伯,皇佑年間進士,歷官翰林學士、承旨、禮部尚書、尚書右丞,又曾主持諫院,有直聲。
鄧訓,東漢,字平叔,明帝初為郎中,謙恭下士,人多歸附之。
鄧中夏(1894-1933),無產(chǎn)階級革命家,原名鄧康,號鐘懈,湖南宜章人。
鄧馮遜:建祠人福建方伯(又稱閩候,宋末元初人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