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姓主要源自: 解姓
解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。
姓氏來源
1、出自姬姓,以采食之地邑名為姓。西周初期,周武王的兒子唐叔虞有兒子良受封于解邑,良生活采食于解,所以稱為良解。他的子孫后代成為解氏。
2、來源于古代地名。春秋時期周王朝的京畿分為大解和小解。居住在這兩個地方的人后來便以解為姓。
3、出自復姓改為單姓而來。南北朝時,北魏有復姓解毗氏,后改為單姓解氏。
解姓郡望堂號【堂號】
解姓堂號有“梁都堂”。
【郡望】
平陽郡:三國時期魏國置郡,治所在平陽,即今天的山西臨汾縣西南。
【歷史名人】
解揚:或作解陽,解氏始祖解良之子。
解獵:解氏始祖解良之子,與兄解楊兩人都在晉國做官,是當時很有名望的貴族。
解琬:唐代元城人。景龍年間(公元707-710年)官御史大夫,兼辣朔方行軍大總管。
解修:晉代著地人.仕魏歷瑯邪太守,梁州刺史,考績?yōu)樘煜碌谝?,封梁鄒侯。
解潛:宋代人,紹興(公元1131-1162年)宋代鎮(zhèn)撫使。
解縉:明代翰林學士。
解開:明代學者,字開元,吉水人。他和弟弟解闔一起隱居在山中,他們的文章都寫得很好,被稱做二解。
解處中:五代時期南唐畫家,江南人。
解楨期:明朝時期書法家,書法好,被認為天下第一。后來在朝廷做官,職務為中書舍人。
解學龍:字言卿(1582-1645),號石帆,著有《五垣諫草》、《撫江奏牘》、《用兵紀》等。
解學曾:字省齋(1588-1645),解學龍胞弟。
解帖哥:元代廣東宣尉史,定興人,跟隨父親征戰(zhàn)有功,被任命為廣東宣尉史。
解湘麓:名佚,字湘麓(1859-1933),以字行,解學龍后裔。
解鐘駿:字子青(1896-1965),以字行,解湘麓子。
解方少將:(1908-1984),原名解如川,字沛然,吉林省東豐縣四平鄉(xiāng)人。
解長林少將:(1917-2002),山東省聊城縣人。
解海龍:中國攝影家協(xié)會分黨組成員、副秘書長。
解振華:國家環(huán)境保護總局局長。生于1949年10月,天津人。
解蘊山:(1905——1943年5),又名解縉,大名縣沙圪塔鄉(xiāng)謝寨(又名解兒寨)村人。1927年春,加入中國共產(chǎn)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