狄姓主要源自: 狄姓
狄姓在大陸與臺灣均未進入前一百大姓。
姓氏來源
1、以族命名的姓氏。源于周代。周代的時候狄族活動于齊、魯、晉、衛(wèi)之間。后世的子孫于是以族名為自己的姓氏,稱為狄氏。
2、以國為氏的姓氏。出自參盧氏,為炎帝的后裔。他們的始祖叫做孝伯,又叫做考伯。發(fā)源于山東省境內。孝伯是炎帝姜氏的后裔,因為在參盧居住,所以又叫做參盧氏。周成王封他于狄成(今天的山東省高青縣南),他在那里建立了狄國。這個國家滅亡以后,國人便以國為氏,姓狄。
3、出自高車氏》據(jù)《北史》記載,中國的西北部有回鶻族,其中有一支叫高車氏的,后來分化出來改叫狄姓。
4、唐昭宗賜姓。根據(jù)《五代史》的記載,唐昭宗的時候,曾經捕獲契丹族的首領楊隱,后來他歸降了唐王朝,王朝于是賜他姓名為狄懷忠,他的后裔于是因襲姓狄。
狄姓郡望堂號【堂號】
狄姓堂號有梁公堂。
【郡望】
1、天水郡:西漢元鼎三年初置天水郡。相當于今天的甘肅省天水、隴西以東的廣大地區(qū)。治所在平壤,今天的甘肅省通渭西北。
2、太原郡:秦莊襄王四年初置此郡,地址在相當于今天山西省五臺山以南、霍山以北的地區(qū)。治所在晉陽縣,即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。
【歷史名人】
狄牙:春秋時期雍人,又叫易牙。齊桓公的幸臣。
狄希:中山(今河北省平山縣)人,大約在春秋末期。他善造酒,能造千日酒,飲后醉千日。
狄山:漢朝時博士(朝廷主管教育的官)。
狄青:字漢臣。宋朝汾州西河人。擅長騎馬射箭。寶元初年,為延州指使。
狄仁杰:字懷英,唐朝時期太原人。高宗的時候為大理丞。后又做過豫州刺史、洛州司馬。
狄葆賢:字楚青,江蘇省溧陽人。戊戌變法的時候與譚嗣同、唐才常等人交往。宣傳戊戌變法。變法失敗以后,逃亡日本。清朝光緒十六年返回上海,參加唐才常發(fā)起的正氣會。組織自立軍,策劃在沿長江各省起兵“勤王”。
狄栗:宋代大理寺丞,字子璋,長沙人。
狄大?。呵宕嫾?,名列《歷代畫史匯傅》。
狄光嗣:唐代揚州長史,太原人。歷任淄、許、貝三州刺史,有惠政,以稱職聞名。
狄遵禮:宋代朝議大夫,字子安,長沙人。歷知通州,所至有能聲,七遷為尚書駕部郎。
狄謙:唐代名士。
狄道:唐代學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