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 馮
- 蕭:
-
基本解釋:蕭 (蕭)
xiāo
即“艾蒿”。
冷落,沒有生氣的樣子:蕭然。蕭瑟。蕭索。蕭颯。蕭森。蕭騷。蕭疏。蕭條。
〔蕭蕭〕a.象聲詞,形容馬叫聲或風聲,如“風蕭蕭兮易水寒”;b.頭發(fā)花白稀疏的樣子,如“華發(fā)蕭蕭老遂良,一身萍掛海中央”。
〔蕭墻〕照壁,喻內部,如“禍起蕭蕭”。
姓。
筆畫數:11;
部首:艸;
筆順編號:12251123234
- 語:
-
基本解釋:語 (語)
yǔ
話:語言。漢語。英語。語錄。語匯。語重心長。
指“諺語”或“古語”:語云:“皮之不存,毛將焉附”。
代替語言的動作:手語。旗語。
說:細語。低語。
Punjabi
語
(語)
yù
告訴:不以語人。
Punjabi
筆畫數:9;
部首:讠;
筆順編號:451251251
三才評分0 | |
---|---|
姓名總筆畫數 | 20 |
姓名五行 | 金 |
姓名筆畫 | 11 9 |
天格 | |
地格 | |
人格 | |
總格 | |
外格 | |
評語 |
- 河湟有感
-
一自蕭關起戰(zhàn)塵,河湟隔斷異鄉(xiāng)春。
漢兒盡作胡兒語,卻向城頭罵漢人。
- 清平樂·贈陳參議師文侍兒
-
宮腰束素。
只怕能輕舉。
好筑避風臺護取。
莫遣驚鴻飛去。
一團香玉溫柔。
笑顰俱有風流。
貪與蕭郎眉語,不知舞錯伊州。
- 后漢門·光武
-
成敗非儒孰可量,儒生何指指蕭王。
蕭王得眾能寬裕,吳漢歸來帝業(yè)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