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 譚
- 浩:
-
基本解釋:浩 hào
水大,引申為大和多:浩大。浩繁。浩蕩。浩瀚。浩劫。浩淼(亦作“浩渺”)。浩氣(盛大剛直之氣)。浩如煙海。
筆畫數(shù):10;
部首:氵;
筆順編號:4413121251
- 明:
-
基本解釋:明 míng
亮,與“暗”相對:明亮。明媚。明凈。明鑒(a.明鏡;b.指可為借鑒的明顯的前例;c.明察)。明滅。明眸。明艷。明星。明珠暗投(喻懷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參加壞團伙,亦泛指珍貴的東西得不到賞識)。
清楚:明白。明顯。明晰。明了。明確。明朗。
懂得,了解:明哲保身。不明事理。深明大義。
公開,不隱蔽:明說。明講。明處。
能夠看清事物:明察秋毫。耳聰目明。眼明手快。
睿智:英明。賢明。明君。
視覺,眼力:失明。
神靈,泛指祭神供神之物:明器(殉葬用的器物,亦作“冥器”)。
次(專指日或年):明日。明年。
中國朝代名:明代。
姓。
brightclearclear-sightedhonestimmediatelyMing
亮滅暗
筆畫數(shù):8;
部首:日;
筆順編號:25113511
- 冬夕
-
浩汗霜風刮天地,溫泉火井無生意。
澤國龍蛇凍不伸,南山瘦柏消殘翠。
- 姑熟雜詠·丹陽湖
-
湖與元氣通,風波浩難止。
天外賈客歸,云間片帆起。
龜游蓮葉上,鳥宿蘆花里。
少女棹舟歸,歌聲逐流水。
- 水龍吟·浮翠山房擬賦白蓮
-
素肌不污天真,曉來玉立瑤池里。
亭亭翠蓋,盈盈素靨,時妝凈洗。
太液波翻,霓裳舞罷,斷魂流水。
甚依然、舊日濃香淡粉,花不似、人憔悴。
欲喚凌波仙子。
泛扁舟、浩波千里。
只愁回首,冰簾半掩,明珰亂墜。
月影凄迷,露花零落,小闌誰倚。
共芳盟,猶有雙棲雪鷺,夜寒驚起。
譚浩明(1871—1925),廣西龍州人,漢族,綠林出身。1893年被廣西提督蘇元春招撫,屢遷廣西巡防營統(tǒng)領。武昌起義后,擁陸榮廷在南寧獨立。1913年,升第二師師長。參與鎮(zhèn)壓廣西反袁斗爭。1914年兼任龍州鎮(zhèn)守使。1916年5月,陸榮廷命譚浩明率軍進入湖南,趕走湖南督軍湯薌銘,又奉命協(xié)同李烈鈞將占據(jù)廣州的龍濟光逐出。1917年,孫中山來到廣州發(fā)動護法戰(zhàn)爭,陸榮廷表示歡迎,并參與組成軍政府。為對抗北軍南犯,陸榮廷任命譚浩明為兩廣護國軍總司令,率軍援湘。1918年2月,北洋軍閥吳佩孚率軍南下,譚浩明部兵敗逃離。 1921年6月,陸榮廷在北洋政府支持下,秘密策劃,妄圖重新占據(jù)廣東。孫中山則命令陳炯明、許崇智率部反擊。陸榮廷、譚浩明等人雖竭力支撐,無奈士氣低落,眾叛親離,結果一敗涂地。1921年7月17日,陸榮廷通電下野,譚浩明與之取道越南赴上海暫居。 1922年,陳炯明背叛孫中山,廣東形勢驟變。陸榮廷以為時機已到,急忙返回廣西就任廣西邊防督辦。譚浩明也跟隨其返桂,駐守龍州。1924年,陸榮廷以出巡為名,搶占桂林,被原部下沈鴻英部包圍,雙方展開激戰(zhàn)。陸榮廷不敵,趕緊發(fā)電請譚浩明增兵解圍。不想譚浩明部由南寧出發(fā),行至永福即被擊潰。舊桂系從此分崩離析。1925年譚浩明被刺殺身亡。
(衰敗) 衰敗之象,內(nèi)外不和,志望難達,災禍頻來?!?
兇數(shù)運(表示逆境、沉浮、薄弱、病難、困難、多災等)
基礎虛弱,漸入衰敗。
詩曰:基礎虛弱重信用,不和衰敗招災殃,生涯不安因素起,步步留意保平安。
基根虛弱的艱困厄數(shù)。(兇)
基業(yè):國印,文昌,虛度,將星,技藝,災厄,三才善者可安全。
家庭:分貴,骨肉分離。
健康:傷殘,外傷,刑罰,短命,災厄,三才善者可安全。
含義:內(nèi)外不和,缺乏信用,志望難達,漸進衰敗之境,意外災祝頻來,屬身弱步步慘的數(shù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