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 張
張恂
張姓 起源張姓主要源自: 張姓。
姓氏來源 1、出自黃帝之后代揮。曾經(jīng)是重要武器弓箭的發(fā)明者揮,其后有以張為姓氏的。是為河北張氏。 2、出自黃帝姬姓的后代。據(jù)《通志·氏族略》所載,春秋時,晉國有大夫解張,字張侯,其子孫以字命氏,也稱張
更多?- 恂:
-
基本解釋:恂 xún
相信:“且恂士師之言可也”。
暢通:恂達。
〔恂恂〕a.擔心的樣子,如“吾恂恂而起,視其缶”;b.謙恭謹慎的樣子,如“孔子于鄉(xiāng)黨,恂恂如也,似不能言者”;c.同“循循”。
恐懼,惶急:恂懼。
筆畫數(shù):9;
部首:忄;
筆順編號:442352511
- 滿江紅·寫懷
-
怒發(fā)沖冠,憑欄處、瀟瀟雨歇。
抬望眼、仰天長嘯,壯懷激烈。
三十功名塵與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。
莫等閑、白了少年頭,空悲切。
靖康恥,猶未雪。
臣子恨,何時滅。
駕長車,踏破賀蘭山缺。
壯志饑餐胡虜肉,笑談渴飲匈奴血。
待從頭、收拾舊山河,朝天闕。
- 如夢令·常記溪亭日暮
-
常記溪亭日暮,沉醉不知歸路。
興盡晚回舟,誤入藕花深處。
爭渡,爭渡,驚起一灘鷗鷺。
- 江城子·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
-
十年生死兩茫茫,不思量,自難忘。
千里孤墳,無處話凄涼。
縱使相逢應不識,塵滿面,鬢如霜。
夜來幽夢忽還鄉(xiāng),小軒窗,正梳妝。
相顧無言,惟有淚千行。
料得年年腸斷處,明月夜,短松岡。
張恂(347年~416年),字洪讓,上谷沮陽(今河北省懷來縣)人,北魏初期大臣。 初隨兄長張袞歸附北魏,參與代王軍事,道武帝以為中書侍郎。后隨奚牧攻取晉川,以為鎮(zhèn)遠將軍,賜爵平皋縣子。出任廣平、常山太守,勸課農(nóng)桑,興學愛民,治理政績堪稱當時第一。明元帝即位,以為太中大夫。神瑞三年(416年),卒,終年六十歲。清廉節(jié)儉,家無余財。明元帝哀悼痛惜,加贈征虜將軍、并州刺史、平皋侯,謚號為宣。 [1]
張恂,字穉恭,一字壺山,陜西涇陽人。先世以業(yè)鹺家維揚(今江蘇揚州)。幼年酷愛讀書,天資聰明。及到青年時,喜吟詩作賦,兼學書畫。書法“二王”,畫師董源,長于山水,善用渴筆,墨法蒼渾,具有古淡天然之致。 [1]
張恂,女,1970年1月出生,漢族,籍貫上海,全日制大專,中央黨校研究生,1989年7月參加工作,1994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(chǎn)黨。 現(xiàn)任上海市金山區(qū)委常委、統(tǒng)戰(zhàn)部部長。 [1-2]
張恂,清河東武人,南燕大臣,官至散騎常侍,張恂隨慕容德南渡青州,安家于臨淄,后出仕魏國。 [1]
(春日牡丹)才藝多能,智謀奇略,忍柔當事,鳴奏大功。
首領運(智慧仁勇、立上位、能領導眾人)
吉祥運(表示健全、幸福、名譽等)
藝能運(富有藝術天才,對審美、藝術、演藝、體育有通達之能)
智勇超群的大成功數(shù),充滿智慧是其特點。
詩曰:智略超群博學多,善事事路亦忍和,功業(yè)成就得富榮,藝才相身樂千鍾。
智能超群的成功數(shù)。(大吉)
基業(yè):大官、文昌、技藝、進財、學士、田產(chǎn)、財庫。
健康:可能健全長壽、先天五行不和者不遇。
含義:富學藝才能,有智謀奇略,忍柔當事,任何難事皆巧于奏大功。為得享福貴榮華的好誘導,充滿智滿是其特點。(by senlon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