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 張
張明達
張姓 起源張姓主要源自: 張姓。
姓氏來源 1、出自黃帝之后代揮。曾經(jīng)是重要武器弓箭的發(fā)明者揮,其后有以張為姓氏的。是為河北張氏。 2、出自黃帝姬姓的后代。據(jù)《通志·氏族略》所載,春秋時,晉國有大夫解張,字張侯,其子孫以字命氏,也稱張
更多?- 明:
-
基本解釋:明 míng
亮,與“暗”相對:明亮。明媚。明凈。明鑒(a.明鏡;b.指可為借鑒的明顯的前例;c.明察)。明滅。明眸。明艷。明星。明珠暗投(喻懷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參加壞團伙,亦泛指珍貴的東西得不到賞識)。
清楚:明白。明顯。明晰。明了。明確。明朗。
懂得,了解:明哲保身。不明事理。深明大義。
公開,不隱蔽:明說。明講。明處。
能夠看清事物:明察秋毫。耳聰目明。眼明手快。
睿智:英明。賢明。明君。
視覺,眼力:失明。
神靈,泛指祭神供神之物:明器(殉葬用的器物,亦作“冥器”)。
次(專指日或年):明日。明年。
中國朝代名:明代。
姓。
brightclearclear-sightedhonestimmediatelyMing
亮滅暗
筆畫數(shù):8;
部首:日;
筆順編號:25113511
- 達:
-
基本解釋:達 (達)
dá
通:四通八達。達德(通行天下的美德)。達人。達士(達人)。
通曉:洞達。練達。
遍,全面:達觀(對不如意的事情看得開,不計個人的得失)。
到:到達。抵達。通宵達旦。
實現(xiàn):目的已達。
傳出來:傳(chuán )達。轉(zhuǎn)(zhuǎn )達。
得到顯要的地位:顯達。達官貴人。
姓。
筆畫數(shù):6;
部首:辶;
筆順編號:134454
- 月夜憶舍弟
-
戍鼓斷人行,邊秋一雁聲。
露從今夜白,月是故鄉(xiāng)明。
有弟皆分散,無家問死生。
寄書長不達,況乃未休兵。
- 喜遷鶯·死生都怕
-
死生都怕。
這輪回販骨,如何得罷。
不悟真常,強生枝節(jié),性命了達不下。
有中不解,無中無里,難明真假。
離萬法。
這本來一點,何處安搭。
敢問些兒話。
修真養(yǎng)性,如何憑執(zhí)把。
甚是明心,甚為見性,甚是萬緣不掛。
甚為明月清風,甚是玲瓏脫灑了。
真法告,師父慈悲,提攜點化。
- 天末懷李白
-
涼風起天末,君子意如何。
鴻雁幾時到,江湖秋水多。
文章憎命達,魑魅喜人過。
應共冤魂語,投詩贈汨羅。
張明達(1949~ )貴州臺江人。臺江縣文聯(lián)名譽主席,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書法家協(xié)會副主席,凱里市書法家協(xié)會副主席,貴州省書法家協(xié)會會員,貴州省老年書畫研究會理事,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藝術委員會會員,國家文化部文化市場發(fā)展中心特聘書畫家,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教育委員理事。
張明達,海門縣三陽鎮(zhèn)陽南村人。1925出生,1946年1月參加民兵,擔任陽南村民兵中隊長,并加入中國共產(chǎn)黨。1947年4月18日(農(nóng)歷閏二月二十七日)慘遭敵人殺害,時年22歲。 抗日戰(zhàn)爭勝利后,同濟鄉(xiāng)陽南村開展了如火如荼的鋤奸反霸和土地改革運動,年輕的張明達積極參加,并在運動中受到了鍛煉和教育。1947年初,國民黨反動派向我解放區(qū)進行全面進攻,很快占領了三陽鎮(zhèn)、悅來鎮(zhèn)等一些重要集鎮(zhèn),張明達毅然接受黨組織的決定,帶領全村民兵,堅持原地斗爭,嚴密監(jiān)視反動的地富分子,防止他們向敵人告密、反攻倒算。他還多次機智勇敢地執(zhí)行治安保衛(wèi)、軍事偵察等任務,將重要情況及時上報,受到上級領導的表揚。
張明達,男,太原理工大學講師。碩士生導師。主講課程:《光學》、《電磁學》(本科)。 [1]
(非業(yè)) 非業(yè)非力,精神迫滯,災害交至,遍償痛苦。
兇數(shù)運(表示逆境、沉浮、薄弱、病難、困難、多災等)
坐立不安,處世多難。
詩曰:坐立不安如萍動,病災非業(yè)逢波浪,發(fā)疾短命禍根生,精神失意發(fā)狂異。
坐立不安處世多難數(shù)。(兇)
基業(yè):將星,財帛,學士,文昌,技能,藝術,破厄,劫財。
家庭:六親不相投,兄弟難相處,不宜心直口快。
健康:刑罰,外傷,病災,傷殘,天生五行為金者可望平安。
含義:窮迫,滯塞,逆境之數(shù),缺乏堅定信念,災禍交至,搖動為安,致陷于短命,病疾或嘗盡痛苦而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