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 張
張菘轅
張姓 起源張姓主要源自: 張姓。
姓氏來源 1、出自黃帝之后代揮。曾經(jīng)是重要武器弓箭的發(fā)明者揮,其后有以張為姓氏的。是為河北張氏。 2、出自黃帝姬姓的后代。據(jù)《通志·氏族略》所載,春秋時(shí),晉國有大夫解張,字張侯,其子孫以字命氏,也稱張
更多?- 菘:
-
基本解釋:菘 sōng
〔菘菜〕即“白菜”。
〔菘藍(lán)〕二年生草本植物,角果長橢圓形,扁平。多供制染料藍(lán)靛。根(稱“板藍(lán)根”)和葉(稱“大青葉”)均可入藥。
筆畫數(shù):11;
部首:艸;
筆順編號:12212343454
- 轅:
-
基本解釋:轅 (轅)
yuán
車前駕牲畜的兩根直木:轅馬。車轅。駕轅。南轅北轍。
舊時(shí)指軍營、官署的外門,借指衙署:轅門。行(xíng )轅。
筆畫數(shù):14;
部首:車;
筆順編號:15211212513534
- 碧瓦
-
碧瓦銜珠樹,紅輪結(jié)綺寮。
無雙漢殿鬢,第一楚宮腰。
霧唾香難盡,珠啼冷易銷。
歌從雍門學(xué),酒是蜀城燒。
柳暗將翻巷,荷欹正抱橋。
鈿轅開道入,金管隔鄰調(diào)。
夢到飛魂急,書成即席遙。
河流沖柱轉(zhuǎn),海沫近槎飄。
吳市蠀蛦甲,巴賨翡翠翹。
他時(shí)未知意,重疊贈嬌饒。
- 贈宣城趙太守悅
-
趙得寶符盛,山河功業(yè)存。
三千堂上客,出入擁平原。
六國揚(yáng)清風(fēng),英聲何喧喧。
大賢茂遠(yuǎn)業(yè),虎竹光南藩。
錯(cuò)落千丈松,虬龍盤古根。
枝下無俗草,所植唯蘭蓀。
憶在南陽時(shí),始承國士恩。
公為柱下史,脫繡歸田園。
伊昔簪白筆,幽都逐游魂。
持斧冠三軍,霜清天北門。
差池宰兩邑,鶚立重飛翻。
焚香入蘭臺,起草多芳言。
夔龍一顧重,矯翼凌翔鹓,赤縣揚(yáng)雷聲,強(qiáng)項(xiàng)聞至尊。
驚飆頹秀木,跡屈道彌敦。
出牧歷三郡,所居猛獸奔。
遷人同衛(wèi)鶴,謬上懿公軒。
自笑東郭履,側(cè)慚狐白溫。
閑吟步竹石,精義忘朝昏。
憔悴成丑士,風(fēng)云何足論。
獼猴騎土牛,羸馬夾雙轅。
愿借羲皇景,為人照覆盆。
溟海不振蕩,何由縱鵬鯤。
所期玄津白,倜儻假騰鶱,。
- 滿江紅·寫懷
-
怒發(fā)沖冠,憑欄處、瀟瀟雨歇。
抬望眼、仰天長嘯,壯懷激烈。
三十功名塵與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。
莫等閑、白了少年頭,空悲切。
靖康恥,猶未雪。
臣子恨,何時(shí)滅。
駕長車,踏破賀蘭山缺。
壯志饑餐胡虜肉,笑談渴飲匈奴血。
待從頭、收拾舊山河,朝天闕。
(離散) 傾覆離散,骨肉分離,內(nèi)外不和,雖勞無功。
兇數(shù)運(yùn)(表示逆境、沉浮、薄弱、病難、困難、多災(zāi)等)
骨肉分離,內(nèi)外不和,多病弱短命。
詩曰:傾覆離散家破財(cái),內(nèi)外不和無可靠,家散喪妻悲愁限,貧病交迫壽又短。
傾覆離散,雖勞無功數(shù)。(兇)
基業(yè):豪杰、文昌、將星、劫祿、破財(cái)。
家庭:六親無緣,夫婦分離,乏子息。
健康:外傷、廢疾、先天五行為金者平安。
含義:內(nèi)外不和,骨肉分離,逆境兇煞無限,傾家破產(chǎn)亡身的悲運(yùn)數(shù)。故多病弱短命、妻子離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