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 蕭
- 繹:
-
基本解釋:繹 (繹)
yì
抽出,理出頭緒:尋繹。演繹(由一般原理推出關(guān)于個別事物、現(xiàn)象的結(jié)論的推理方法)。
連續(xù)不絕:繹如(連續(xù)不斷的樣子)。絡(luò)繹不絕。
筆畫數(shù):8;
部首:纟;
筆順編號:55154112
- 賚
-
文王既勤止,我應(yīng)受之。
敷時繹思,我徂維求定。
時周之命,於繹思。
- 駉
-
駉駉牡馬,在坰之野。
薄言駉者,有驈有皇,有驪有黃,以車彭彭。
思無疆,思馬斯臧。
駉駉牡馬,在坰之野。
薄言駉者,有騅有駓,有骍有騏,以車伾伾。
思無期,思馬斯才。
駉駉牡馬,在坰之野。
薄言駉者,有驒有駱,有騮有雒,以車繹繹。
思無斁,思馬斯作。
駉駉牡馬,在坰之野。
薄言駉者,有骃有騢,有驔有魚,以車祛祛。
思無邪,思馬斯徂。
- 車攻
-
我車既攻,我馬既同。
四牡龐龐,駕言徂東。
田車既好,四牡孔阜。
東有甫草,駕言行狩。
之子于苗,選徒囂囂。
建旐設(shè)旄,搏獸于敖。
駕彼四牡,四牡奕奕。
赤芾金舄,會同有繹。
決拾既佽,弓矢既調(diào)。
射夫既同,助我舉柴。
四黃既駕,兩驂不猗。
不失其馳,舍矢如破。
蕭蕭馬鳴,悠悠旆旌。
徒御不驚,大庖不盈。
之子于征,有聞無聲。
允矣君子,展也大成。
梁元帝蕭繹(508年9月16日 [1] ―555年1月27日 [2] ),字世誠,小名七符,號金樓子,籍貫?zāi)咸m陵郡蘭陵縣(今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(qū)),生于丹陽郡建康縣(今江蘇南京)。南朝梁第四位皇帝(552年―555年在位),梁武帝蕭衍第七子,母為阮令嬴。 天監(jiān)十三年(514年)封湘東王,鎮(zhèn)江陵(今湖北荊州)。太清元年(547年)為荊州刺史。侯景之亂時擁眾逡巡,殺信州刺史桂陽王蕭慥于江陵,又與湘州刺史河?xùn)|王蕭譽相互攻擊。侯景舉兵西進,敗于巴陵(今湖南岳陽),蕭繹乃命王僧辯討之。大寶三年(552年),侯景之亂平息,武陵王蕭紀(jì)稱帝于蜀,蕭繹亦在江陵即位。次年,武陵王率眾東下,至西陵,為其所敗。承圣三年(554年)冬,雍州刺史蕭詧引西魏兵來攻,江陵被圍,蕭繹燒所藏圖書十余萬卷,城陷被殺。追尊為元帝,廟號世祖,葬于潁陵。 [3] [13] 性好矯飾,多猜忌,而工書,善畫,能文。著有《孝德傳》、《懷舊志》、《金樓子》等四百余卷。原有集,已佚,后人輯有《梁元帝集》。 [6]
(半吉) 家庭有悅,半吉半兇,能獲援護,陷落不幸。
次吉祥運(表示多少有些障礙,但能獲得吉運)
前半生幸福便后半生不幸;后半生幸福便前半生不幸。
詩曰:樂極生悲吉與兇,長上余德福祿強,前佳后劣悲嘆運,半身勞盡終吉祥。
家庭有悅的半兇半吉數(shù)。(半吉)
基業(yè):將星、財帛、劫祿、破厄。
家庭:六親不得力,子息宜遲。
健康:須防肺病,先天五行為土得平安。
含義:多獲上級援護,幸福享至中年,然后陷落不平,悲嘆災(zāi)厄,如果有悲運于前半生者,后半生卻反得吉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