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 徐
徐溫
徐姓 起源徐姓主要源自: 徐姓。
姓氏起源 1、伯益之子若木封于徐國說。 2、據《中華姓氏大全》所載,周公的長子伯禽,受封于魯國,分到了“殷民六族”,中含徐姓,是傳說中的徐姓源起。 3、他姓改徐姓而來。據《百家姓溯源》所載,五代時,李
更多?- 溫:
-
基本解釋:溫 wēn
不冷不熱:溫帶。保溫。降溫。溫泉。溫和。溫床。
性情柔和:溫柔。溫存(撫慰體貼)。溫情。溫順。溫靜。溫良。溫文爾雅。
稍微加熱:把酒溫一下。
復習:溫習。溫故而知新。
古同“瘟”。
姓。
暖
筆畫數(shù):12;
部首:氵;
筆順編號:441251125221
- 詠史詩·牛渚
-
溫嶠南歸輟棹晨,燃犀牛渚照通津。
誰知萬丈洪流下,更有朱衣躍馬人。
- 攤破江城子
-
娟娟霜月又侵門。
對黃昏。
怯黃昏。
愁把梅花,獨自泛清尊。
酒又難禁花又惱,漏聲遠,一更更,總斷魂。
斷魂。
斷魂。
不堪聞。
被半溫。
香半溫。
睡也睡也,睡不穩(wěn)、誰與溫存。
只有床前、紅獨伴啼痕。
一夜無眠連曉角,人瘦也,比梅花,瘦幾分。
- 豆葉黃·疏枝冷蕊忽驚春
-
疏枝冷蕊忽驚春。
一點芳心入鬢云。
風韻情知似玉人。
笑迎門。
香暖紅爐酒未溫。
徐溫(862年-927年11月20日),字敦美,海州胊山(今江蘇東海)人,唐末五代時期吳國將領、宰相、權臣,南唐政權奠基人,南唐烈祖李昪(徐知誥)的養(yǎng)父。 徐溫青年時以販鹽為業(yè),屬于吳王楊行密帳下,楊行密將他列為“三十六英雄”之一。后梁開平二年(吳天祐五年,908年)殺楊行密之子楊渥,擁立楊隆演。曾先后被封為溫國公、齊國公,筑城于昇州(今江蘇南京),仍遙制朝政。后又封為大丞相。在其執(zhí)政間,自奉節(jié)儉,從不輕易耗用資財。以嚴可求參與軍國之謀;駱知祥專理財賦之收支。政績尚屬平穩(wěn)寬和,甚得江淮眾民之心愿。 后唐天成二年(吳順義七年,927年)病逝,享年六十六歲,追封齊王,謚號“武”。其養(yǎng)子徐知誥(李昪)建立南唐后,追謚為“忠武皇帝”,廟號太祖,后改為義祖。
(萬物回春)最吉之數(shù),還本歸元,吉祥重疊,富貴尊榮。
吉祥運(表示健全、幸福、名譽等)
還原復始之最大吉之數(shù)。好運之巔峰。
詩曰:還元復始重臨福,九九八一還本元,八二之數(shù)與二靈,此訣玄理覆數(shù)傳。
萬物回春,還原復始的積極盛大數(shù)。(大吉)
基業(yè):天福、天官、賜祿、財庫、將星、技藝、文昌。
家庭:子女俱佳,兄弟圓滿,家庭和睦。
健康:身心健全,可望長壽,三才不善者可能病患。
含義:最極之數(shù),還本歸元,屬于體力旺盛,慶幸萬多,吉祥重疊,富貴尊榮的大誘導之數(shù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