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 山
山東
山姓 起源山姓主要源自: 山姓。
姓氏起源 1、出自姜姓,為烈山(又作列山)氏之后。 2、源于以官為姓氏。據(jù)《名賢氏族言行類稿》載,周代有山務(wù)之官,掌管山林,后代以官為氏。 3、出自以祖名為氏。春秋時楚國有個高官叫叔山冉,他的后代以他
更多?- 東:
-
基本解釋:東 (東)
dōng
方向,太陽出升的一邊,與“西”相對:東方。東經(jīng)(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(jīng)度或經(jīng)線)。東山再起(喻失勢之后,重新恢復(fù)地位)。付諸東流。
主人(古代主位在東,賓位在西):房東。股東。東道主(泛指請客的主人,亦稱“東道”、“作東”)。
姓。
西
筆畫數(shù):5;
部首:一;
筆順編號:15234
- 送日本國僧敬龍歸
-
扶桑已在渺茫中,家在扶桑東更東。
此去與師誰共到,一船明月一帆風(fēng)。
- 真珠簾·把酒祝東君
-
把酒祝東君,愿與花枝長為主。
- 減字木蘭花·梅花似雪
-
梅花似雪。
剛被雪來相挫折。
雪里梅花。
無限精神總屬他。
梅花無語。
只有東君來作主。
傳語東君。
且與梅花作主人。
山東省,清朝省級行政區(qū)。 [1] 康熙九年(1670年)設(shè)置濟東道,駐濟南府,無所屬;十三年(1674年)濟南府、東昌府的聊城等九州縣來屬;移駐德州;十八年(1679年)復(fù)移駐濟南府;五十八年(1719年)東昌府全境來屬;雍正二年(1724年)增領(lǐng)武定州/武定府、濱州、泰安州/泰安府;八年(1730年)增領(lǐng)濮州、高唐州;十二年(1734年)東平州來屬;同年濱州、高唐州降;十三年(1735年)濮州、東平州降;乾隆四十一年(1776年)增領(lǐng)臨清州,更名為濟東泰武臨道。
山東等處承宣布政使司,簡稱山東布政司。是明朝在山東、遼東半島的一級行政區(qū)名,下轄6府15州89縣。布政使司衙門駐濟南府。
山東,是山東省的一首原創(chuàng)歌曲,由山東省作家、詞作者張益魁作詞、中國作曲家劉北休作曲。
(云頭望月)云頭望月,身疲力盡,窮迫不伸,精神不定。
兇數(shù)運(表示逆境、沉浮、薄弱、病難、困難、多災(zāi)等)
精神不安,為世所棄。
詩曰:挽回乏力無善謀,精神不定如云黑,失節(jié)喪信無所至,受人評擊卻責(zé)難。
挽回乏力的身疲力盡數(shù)。(兇)
基業(yè):將星、學(xué)士、時祿、破厄、災(zāi)厄、文昌、劫財。
家庭:親眷疏、兄弟不和,凡事謹(jǐn)慎則平安。
健康:外傷、病患,先天五行為金木者可望安全。
含義:窮迫不伸的逆境,精神不定,缺乏實行的能力,乏貞節(jié),失信用,受攻擊非難,為世所棄,成個廢人,但身體卻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