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 李
李乂
李姓 起源李姓主要源自: 李姓。
姓氏來源 1、源于嬴姓,或出自皋陶之后顓頊帝高陽氏的后裔理征,或出自周朝道教創(chuàng)始人老子李耳,屬于以官職名為氏。 2、源于他族改姓,屬于以帝王賜姓為氏。 3、出自他姓 4、源于虎圖騰說 5、源于老姓說
更多?- 乂:
-
基本解釋:乂 yì
治理,安定:乂安(太平無事)。
賢才:俊乂在官。
割:乂草。乂麥。
筆畫數(shù):2;
部首:丿;
筆順編號:34
- 滿江紅·寫懷
-
怒發(fā)沖冠,憑欄處、瀟瀟雨歇。
抬望眼、仰天長嘯,壯懷激烈。
三十功名塵與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。
莫等閑、白了少年頭,空悲切。
靖康恥,猶未雪。
臣子恨,何時滅。
駕長車,踏破賀蘭山缺。
壯志饑餐胡虜肉,笑談渴飲匈奴血。
待從頭、收拾舊山河,朝天闕。
- 如夢令·常記溪亭日暮
-
常記溪亭日暮,沉醉不知歸路。
興盡晚回舟,誤入藕花深處。
爭渡,爭渡,驚起一灘鷗鷺。
- 江城子·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
-
十年生死兩茫茫,不思量,自難忘。
千里孤墳,無處話凄涼。
縱使相逢應(yīng)不識,塵滿面,鬢如霜。
夜來幽夢忽還鄉(xiāng),小軒窗,正梳妝。
相顧無言,惟有淚千行。
料得年年腸斷處,明月夜,短松岡。
李乂(647年~714年),字尚真,趙州房子縣(今河北省臨城縣)人。唐朝時期大臣、詩人,濟州刺史李大智之子。 少年喪父,善寫文章。舉茂才出身,調(diào)補壺關(guān)縣尉。進士及第,授萬年縣尉,入為監(jiān)察御史,遷殿中侍御史。景龍年間,彈劾術(shù)士葉靜能,遷朝散大夫、尚書右司郎中,授中書舍人、昭文館學(xué)士。唐玄宗即位,授檢校吏部郎中,遷黃門侍郎,進爵中山郡公。中書令姚崇執(zhí)政,授中書侍郎、檢校刑部尚書,負責郡國考績。 開元二年,去世,時年六十八歲,追贈侍中,謚號為貞。
(巖頭步馬)進退維谷,艱難不堪,等待時機,一躍而起。
兇數(shù)運(表示逆境、沉浮、薄弱、病難、困難、多災(zāi)等)
進退失自由,內(nèi)外不和。
詩曰:內(nèi)外不和不自由,進退兩難總是憂,難若亦滅艱難到,災(zāi)厄交加悲慘運。
風外不和的多禍失福數(shù)。(兇)
基業(yè):將星,豪杰,災(zāi)厄,崩山,散財,破財。
家庭:六親冷淡不相投,兄弟遠離。
健康:刑罰,外傷,亡身,殘傷,短命。
含義:進退失自由,內(nèi)外不和,艱難不堪,損傷災(zāi)禍交至。大有家破滅亡的兇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