毋姓主要源自: 毋姓
毋氏這個姓,一向很少見,但自古以來卻稱盛于四川的蓬安一帶地方。根據(jù)歷來學者的考證和《姓氏考略》上的記載,毋氏是傳自唐堯時作磬的大臣毋句,算起來有4000多年的歷史。毋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。
姓氏來源
1、出自上古,堯帝臣子毋句之后,以祖名為氏。
2、出自田姓所改,以封地名為氏。在春秋時期,齊國齊宣王田辟疆分封他的弟弟于毋邱,賜姓為胡毋氏,胡毋氏的后代再分為三支,形成胡毋、毋丘、毋三姓。后來胡毋、毋丘二姓省文也改為單姓毋氏,稱毋姓。
堂號缺
郡望:
1、巨鹿郡:今河北省平鄉(xiāng)西南,秦置縣,以為巨鹿郡治所。項羽破秦兵于此。
2、河東郡:秦置河東郡,治安邑,轄晉西南地區(qū)。東晉移治蒲坂(今山西省永濟蒲州鎮(zhèn),按即劉裕滅后秦時)。隋唐為蒲州河東郡。隋又分蒲坂置河東縣為治所。明并河東縣入蒲州。
【歷史名人】
毋稚:晉代巴郡江州人,學冠四科(德行、言語、政事、文學),歷官涪陵、漢平令、夜郎太守。
毋煚:唐朝的一個才子。撰《古今詩錄》四十八卷,為開元今象亭十八學士之一。
毋昭裔:龍門人,后蜀時候的才子,他的學問極為廣博,精通四書五經(jīng),寫有《爾雅音略》一部著作,是與五經(jīng)之中詩經(jīng)有關的著作。
毋守素:毋昭裔的兒子,在宋朝朝廷中任文官。又曾被任為州官,治理地方使百姓受惠,深受贊揚。
毋制機:宋代蜀人,分教黃州,兼領雪堂、河南兩座書院,學者稱他“平山先生”。
毋思義:明初蓬州人,洪武年間舉人,工詩,能文。歷任襄陽、鳳陽教授,周府長史,為一時名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