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姓主要源自: 沈姓
沈姓起源于今河南、安徽兩省間地。
姓氏來源
1、出自姬姓,以國為姓,是黃帝的后裔。沈本是上古國名,最早是夏禹子孫的封國。周初時,周武王死后,由年幼的周成王即位,周公旦(文王第4子)攝政。三監(jiān)不服,與武庚(商紂王之子)勾結(jié),聯(lián)合東方夷族反叛,后被周公旦所滅。周文王第十子——季載,因平叛有功,被周公旦舉薦為周天子的司空,后周成王將其叔叔季載封于沈國,又名聃國。季載又稱冉季載。聃又寫作冉,古時,冉、沈讀音相同。春秋時,沈國為蔡國所滅,季載之后子逞逃奔楚國,其后子孫遂以原國名命姓,稱沈氏。
2、出自羋姓,是顓頊帝的后裔。春秋時,楚莊王之子公子貞被封在沈邑,其后遂以封邑名命姓,稱沈姓。
3、出自少昊金天氏,以國為氏。少昊金天氏裔孫臺駘氏之后有人建立沈國,春秋時,為晉國所滅,子孫遂以沈為氏。
沈姓郡望堂號【堂號】
沈姓堂號:“夢溪堂”
郡望:
1、吳興郡:三國時置郡,治所在烏程(今浙江吳興南、晉義熙初移今吳興)。相當于現(xiàn)在浙江省臨安、余杭、德清一線西北一帶地區(qū),兼有江蘇宜興縣地。
2、汝南郡:漢高帝時置郡,治所在上蔡(今河南省上蔡西南)。相當于現(xiàn)在河南省穎河、淮河之間,京廣鐵路西側(cè)一線以東,安徽茨河、西淝河以西、淮河以北地區(qū)。
【歷史名人】
沈括:宋朝人,博學能文,累官翰林學士三司使。對天文、歷算、方志、音樂、醫(yī)藥無所不通。制造了渾天儀、景表、浮漏等天文儀器。開創(chuàng)了隙機、渾圓兩術(shù)和弧矢、割圓術(shù)的先河。著有《夢溪筆談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