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 羅
羅澤南
羅姓 起源羅姓主要源自: 羅姓。
姓氏來源 1、出自妘姓,為顓頊帝之孫祝融氏之后裔。 2、出自他族或他姓加入。 (1)南北朝時,北魏孝文帝南遷洛陽,實行漢化,將原鮮卑族復(fù)姓多羅氏、叱羅氏皆改為漢字單姓羅。 (2)唐代,西突厥(游牧于今
更多?- 澤:
-
基本解釋:澤 (澤)
zé
水積聚的地方:大澤。湖澤。潤澤(潮濕)。沼澤。
金屬或其他物體發(fā)出的光亮:光澤。色澤。
恩惠:恩澤。澤及枯骨(施惠于死人)。
洗濯。
汗衣,內(nèi)衣。
澤
(澤)
shì
古同“釋”,解散。
筆畫數(shù):8;
部首:氵;
筆順編號:44154112
- 南:
-
基本解釋:南 nán
方向,早晨面對太陽,右手的一邊,與“北”相對:南北。南方。南面。南國(指中國南部)。南陲(南部邊疆)。南極。南半球。
姓。
北
南
nā
〔南無(
北mì)〕佛教用語,意思是合掌稽首,表示對佛尊敬或皈依,常加于佛、菩薩名的前面,如“南南阿彌陀佛”、“南南觀世音菩薩”。
北
筆畫數(shù):9;
部首:十;
筆順編號:122543112
- 澤陂
-
彼澤之陂,有蒲與荷。
有美一人,傷如之何?寤寐無為,涕泗滂沱。
彼澤之陂,有蒲與蕳。
有美一人,碩大且卷。
寤寐無為,中心悁悁。
彼澤之陂,有蒲菡萏。
有美一人,碩大且儼。
寤寐無為,輾轉(zhuǎn)伏枕。
- 西塞山下作
-
西塞山前水似藍,亂云如絮滿澄潭。
孤峰漸映湓城北,片月斜生夢澤南。
爨動曉煙烹紫蕨,露和香蒂摘黃柑。
他年卻棹扁舟去,終傍蘆花結(jié)一庵。
- 載芟
-
載芟載柞,其耕澤澤。
千耦其耘,徂隰徂畛。
侯主侯伯,侯亞侯旅,侯彊侯以。
有嗿其馌,思媚其婦,有依其士。
有略其耜,俶載南畝,播厥百谷。
實函斯活,驛驛其達。
有厭其杰,厭厭其苗,綿綿其麃。
載獲濟濟,有實其積,萬億及秭。
為酒為醴,烝畀祖妣,以洽百禮。
有飶其香。
邦家之光。
有椒其馨,胡考之寧。
匪且有且,匪今斯今,振古如茲。
羅澤南(1808年—1856年),字仲岳,號羅山,一字培源,號悔泉, [1] 又字子畏。 [2] 湖南省雙峰縣人。晚清湘軍將領(lǐng)、理學家、文學家。生于清仁宗嘉慶十二年(1807年),咸豐元年(1851年)由附生舉孝廉方正。少年時代就懷有大志,喜歡研讀理學著作。太平軍進犯湖南后,羅澤南從咸豐二年(1852年)開始以在籍生員的身份率生徒倡辦團練, 次年協(xié)助曾國藩編練湘軍。自此率湘軍轉(zhuǎn)戰(zhàn)江西、湖北、湖南三省。因戰(zhàn)功卓著,歷遷任知縣、同知、道員(加按察使銜)。 羅澤南是湖南理學經(jīng)世派的主要人物,一面反復(fù)研讀“性理”,一面“究心水利、邊防、河患等書”。對“天文、輿地、律歷、兵法及鹽、河、漕諸務(wù),無不探其原委”。羅澤南的詩是湖湘詩派的重要代表,其文是桐城派之嗣響湘鄉(xiāng)文派的典范之作,因之,稱他為文學家是當之無愧的。 咸豐六年(1856年)在進攻武昌之戰(zhàn)中,羅澤南中彈傷重而死。咸豐帝下詔以巡撫例優(yōu)恤,謚號忠節(jié),加巴圖魯榮號,建專祠奉祀。
羅澤南,男,1933年12月出生,重慶市江津區(qū)幾江街道德勝社區(qū)居民。
(殘菊經(jīng)霜)殘菊經(jīng)霜,秋葉寂寞,無能無智,辛苦繁多。
兇數(shù)運(表示逆境、沉浮、薄弱、病難、困難、多災(zāi)等)
無用之輩、衰嘆命運。
詩曰:沈淪逆境無智慧,徒衣徒食亦難然,老來不過難出世,一生非運嘆人生。
沉淪逆境的秋葉落寞數(shù)。(兇)
基業(yè):技藝、文昌、時祿、破厄、紅艷、劫祿。
家庭:妻子不知心,親情無助,宜開朗心胸。
健康:時遇傷殘、病患、刑罰、短命,先天五行為土者安康自在。
含義:無能無智、僅取得衣食,真世上無有之輩。縣易生意外之災(zāi),辛苦繁多,沉淪逆境,哀嘆命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