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 劉
劉炳忠
劉姓 起源劉姓主要源自: 劉姓。
姓氏來源 1、源出于祁姓。相傳帝堯姓伊祁,他的子孫有一支以祁為姓,被封在劉國(河北唐縣),后代稱劉氏。 2、源出于杜姓。杜伯的孫子士會在晉國任士師,晉襄公死后,士會去秦國接公子雍回國繼位,因晉國國內(nèi)有
更多?- 炳:
-
基本解釋:炳 bǐng
光明,顯著:彪炳。炳蔚。炳映。炳煥。炳耀。
點,燃:炳燭。
筆畫數(shù):9;
部首:火;
筆順編號:433412534
- 忠:
-
基本解釋:忠 zhōng
誠心盡力:忠心。忠誠。忠實。忠告。忠于。忠魂。忠義。忠貞。效忠。赤膽忠心。忠言逆耳。
奸
筆畫數(shù):8;
部首:心;
筆順編號:25124544
- 東樓招客夜飲
-
莫辭數(shù)數(shù)醉東樓,除醉無因破得愁。
唯有綠樽紅燭下,暫時不似在忠州。
- 戲贈戶部李巡官
-
好去民曹李判官,少貪公事且謀歡。
男兒未死爭能料,莫作忠州刺史看。
- 瑜不掩瑕
-
朗玉微瑕在,分明異璞瑜。
堅貞寧可雜,美惡自能殊。
待價知彌久,稱忠定不誣。
光輝今見黜,毫發(fā)外呈符。
豈假良工指,堪為達士模。
他山儻磨琢,慕愛是洪爐。
劉秉忠(1216年-1274年),初名劉侃,法名子聰,字仲晦,號藏春散人。邢州(今河北省邢臺市)人 [1] ,祖籍瑞州。大蒙古國至元代初期杰出的政治家、文學家。 劉秉忠出身世宦之家,自幼聰穎,十三歲時入都元帥府為質(zhì)子,十七歲為邢臺節(jié)度府令史。之后一度棄官隱居,拜虛照禪師為師。后入大蒙古國忽必烈幕府,以布衣身份參預軍政要務,被稱為“聰書記”。至元元年(1264年),升任光祿大夫、太保,領中書省政事。至元八年(1271年),建議忽必烈取《易經(jīng)》“大哉乾元”之意,將蒙古更名為“大元”。 [2] 至元十一年(1274年),劉秉忠逝世,年五十九。累贈推誠協(xié)謀同德翊運功臣、太師、開府儀同三司、上柱國、常山王,謚號“文正”。 劉秉忠兼?zhèn)溽尅⒌?、儒之學 [20] ,活躍于蒙元初期政壇,對元代政治體制、典章制度的奠定發(fā)揮了重大作用。他對元大都的規(guī)劃設計,奠定了北京市最初的城市雛形 [1] 。劉秉忠兼擅詩文詞曲,有《藏春集》《平沙玉尺經(jīng)》等傳世。 (概述內(nèi)圖片來源:《三才圖會》)
(三才之數(shù))三才之數(shù),天地人和,大事大業(yè),繁榮昌隆?!?
首領運(智慧仁勇、立上位、能領導眾人)
吉祥運(表示健全、幸福、名譽等)
進取如意的增進繁榮數(shù),成功發(fā)達之兆,名利雙全。
詩曰:進取如意又富貴,知達明敏揚名威,名利壽??砂矊帲巴竟饷⒑螟檲D。
吉祥,進取如意的增進繁榮數(shù)。(大吉)
基業(yè):術、技藝、祖業(yè)、豐盛自立、建業(yè)官祿。
家庭:家內(nèi)施惠,可得賢妻六親和睦須戒自私。
健康:松柏林立,健康良好,可望長壽。
含義:陰陽抱合,萬物確定形成之象,有吉祥、成功發(fā)達之兆。智達明敏,藝精工巧有首領之資,自然之福。名利雙全能成大事業(yè),榮進有望,福祉無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