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 馮
- 若:
-
基本解釋:
若 ruò ㄖㄨㄛˋ ◎ 如果,假如:~果。倘~。假~。天~有情天亦老。 ◎ 如,像:年相~。安之~素。旁~無人。置~罔聞。門庭~市。 ◎ 你,汝:~輩?!案?,復~賦,則何如?” ◎ 約計:~干(ɡān )?!S。 ◎ 此,如此:“以~所為,求~所欲,猶緣木而求魚也?!?◎ 順從:“曾孫是~?!?◎ 指“海若”(古代神話中的海神):“望洋向~而嘆?!?◎ 指“若木”(古代神話中的樹名)。 ◎ 指“杜若”(古書上說的一種香草):“沐蘭澤,含~芳”?!ⅲā岸湃簟钡幕ǎ?。 ◎ 文言句首助詞,常與“夫”合用:“~夫陰雨霏霏,連月不開?!?◎ 用在形容詞或副詞后,表示事物的狀態(tài):“桑之未落,其葉沃~”。 其它字義 ● 若 rě ㄖㄜˇ ◎ 〔般若〕見“般3”。
- 桓:
-
基本解釋:桓 huán
古代立在城郭、宮殿、官署、陵墓或驛站路邊的木柱:桓表。
大:桓治(大治)。
〔桓桓〕威武的樣子,如“桓桓陳將軍,仗鉞奮忠烈”。
姓。
筆畫數(shù):10;
部首:木;
筆順編號:1234125111
三才評分0 | |
---|---|
姓名總筆畫數(shù) | 18 |
姓名五行 | |
姓名筆畫 | 8 10 |
天格 | |
地格 | |
人格 | |
總格 | |
外格 | |
評語 |
- 桓
-
綏萬邦,婁豐年。
天命匪解,桓桓武王。
保有厥士,于以四方,克定厥家。
於昭于天,皇以間之。
- 昭君怨·送別
-
誰作桓伊三弄。
驚破綠窗幽夢。
新月與愁煙。
滿江天。
欲去又還不去。
明日落花飛絮。
飛絮送行舟。
水東流。
- 觀滄海
-
東臨碣石,以觀滄海。
水何澹澹,山島竦峙。
樹木叢生,百草豐茂。
秋風蕭瑟,洪波涌起。
日月之行,若出其中;星漢燦爛,若出其里。
幸甚至哉,歌以詠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