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 楊
楊紹
楊姓 起源楊姓主要源自: 楊姓。
姓氏來源 1、出自姬姓。以國為氏。據(jù)《元和姓纂》云:“周武王分封其第叔虞于唐邑(山西翼城)。出公子齊,生伯僑,天子封為楊侯,以國為氏?!苯⒘藯顕?2、出自賜姓。三國時,諸葛亮平定哀牢夷(湖南、貴州
更多?- 紹:
-
基本解釋:紹 (紹)
shào
連續(xù),繼承:紹復(fù)(繼承恢復(fù))。紹述(繼承)。紹世(連續(xù)幾世)。
指中國浙江省紹興市:紹酒。紹劇。紹興師爺(這一職務(wù)舊時大多數(shù)由紹興人擔(dān)任;后來就稱刀筆吏、訟棍為“紹興師爺”,含貶義)。
筆畫數(shù):8;
部首:纟;
筆順編號:55153251
- 月出
-
月出皎兮,佼人僚兮。
舒窈糾兮,勞心悄兮。
月出皓兮,佼人懰兮。
舒懮受兮,勞心慅兮。
月出照兮,佼人燎兮。
舒夭紹兮,勞心慘兮。
- 訪落
-
訪予落止,率時昭考。
於乎悠哉,朕未有艾。
將予就之,繼猶判渙。
維予小子,未堪家多難。
紹庭上下,陟降厥家。
休矣皇考,以保明其身。
- 三字訣
-
這個道,非常道。
性命根,生死竅。
說著丑,行著妙。
人人憎,個個笑。
大關(guān)鍵,在顛倒。
莫厭穢,莫計較。
得他來,立見效。
地天泰,為朕兆。
口對口,竅對竅。
吞入腹,自知道。
藥苗新,先天兆。
審眉間,行逆道。
滓質(zhì)物,自繼紹。
二者馀,方絕妙。
要行持,令人叫。
氣要堅,神莫耗。
若不行,空老耄。
認(rèn)得真,老還少。
不知音,莫語要。
些兒法,合大道。
精氣神,不老藥。
靜里全,明中報。
乘鳳鸞,聽天詔。
楊紹(498~572年),字子安,小名僧保,弘農(nóng)華陰(今陜西省華陰市)人。北魏到北周時期將領(lǐng),新興太守楊興的孫子, [1] 司州刺史楊國的兒子。 精于騎射,才力過人。北魏永安初年,參與平定葛榮起義和元顥之亂,起家廣武將軍、屯騎校尉。參與平定關(guān)隴起義,受封元平鄉(xiāng)男。普泰初年,授正西將軍、金紫光祿大夫。從平侯莫陳悅叛亂,遷衛(wèi)將軍。西魏大統(tǒng)初年,遷通直散騎常侍,進(jìn)爵冠軍縣公??箵魱|魏,屢立戰(zhàn)功。大敗稽胡, [2] 滅亡南梁,頗有功勛, [3] 遷驃騎大將軍、開府儀同三司、燕敷二州都督。 北周建立后,受封儻城郡公。天和五年,進(jìn)位大將軍、豳州都督。治理布德,恩威并施。 [4] 建德元年,去世,時年七十五歲,追贈大將軍、都督成文扶鄧兆五州諸軍事、成州刺史,謚號為信,安葬于咸 [5] 陽郡石安縣洪瀆鄉(xiāng)孝義里山中。
楊紹(1407—1490年),字文纘,號直庵,漳州長泰(今福建省漳州市長泰縣陳巷鎮(zhèn)雪美村)人。明朝大臣。 正統(tǒng)十三年(1448年),進(jìn)士及第,出任戶部廣東清吏司主事。考績優(yōu)異,進(jìn)階承德郎,累遷奉議大夫、戶部郎中。廉潔嚴(yán)正,不畏權(quán)貴。 明孝宗弘治三年(1490年),病逝于家中。
(遁吉) 辛苦不絕,早入隱遁,安心立命,化兇轉(zhuǎn)吉。
兇數(shù)運(表示逆境、沉浮、薄弱、病難、困難、多災(zāi)等)
一生困難辛,夭折者多,但早入隱遁的生活,可安心立命。
詩曰:吉星入遁多波浪,覆之一數(shù)正安樂,幸福遁來富貴兒,名揚四海吉祥余。
兇星入度的清本縮小數(shù)。(兇)
基業(yè):將星、技藝、學(xué)者、時祿、破財、災(zāi)厄。
家庭:家中口舌多,不可多言。
健康:病患多,三才善者可望平安。
含義:一生困難辛苦不絕,病患、刑傷、夭折者多,但早入隱遁的生活者,可以安心立命,化兇轉(zhuǎn)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