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 趙
- 杞:
-
基本解釋:杞 qǐ
中國周代諸侯國名,在今河南省杞縣一帶:杞人憂天(喻不必要的或無根據(jù)的憂慮。簡稱“杞憂”)。
姓。
筆畫數(shù):7;
部首:木;
筆順編號:1234515
- 又賜宴自歌
-
東館總是鹓鸞,南臺自多杞梓。
日用讀書萬卷,何忍不蒙學士。
墨制簾下出來,微臣眼看喜死。
- 湛露
-
湛湛露斯,匪陽不晞。
厭厭夜飲,不醉無歸。
湛湛露斯,在彼豐草。
厭厭夜飲,在宗載考。
湛湛露斯,在彼杞棘。
顯允君子,莫不令德。
其桐其椅,其實離離。
豈弟君子,莫不令儀。
- 將仲子
-
將仲子兮,無逾我里,無折我樹杞。
豈敢愛之?畏我父母。
仲可懷也,父母之言亦可畏也。
將仲子兮,無逾我墻,無折我樹桑。
豈敢愛之?畏我諸兄。
仲可懷也,諸兄之言亦可畏也。
將仲子兮,無逾我園,無折我樹檀。
豈敢愛之?畏人之多言。
仲可懷也,人之多言亦可畏也。
趙杞(1104年 - ?),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·趙佶的第六子。母親是喬貴妃。 生于崇寧三年(公元1104年)八月。十一月賜名為趙杞,并授封武安軍節(jié)度使、檢校太尉的官職,封為冀國公。 重和二年(公元1118年)正月,改封太保,護國、武昌軍節(jié)度使,進封為景王。 經(jīng)歷靖康之變(公元1127年),靖康之變時24歲。靖康之變后與父親宋徽宗、皇兄宋欽宗·趙桓等一起被俘北上,四起北行,押往金國。 于天會六年(公元1128年)十二月二十六日,與宋徽宗等人一起被遷徙到韓州(今遼寧省昌圖縣)。 最后于天會八年(公元1130年)七月十五日,與宋徽宗等人一起被遷徙到金國的五國城(今黑龍江省依蘭縣)。 趙杞的去世時間,史料沒有記載。
趙杞 [1] 律師,執(zhí)業(yè)于江蘇謙尊律師事務所。 [1]
(四象之數(shù))四象之數(shù),待于生發(fā),萬事慎重,不具營謀。
兇數(shù)運(表示逆境、沉浮、薄弱、病難、困難、多災等)
孤獨運(妻凌夫或夫克妻)
萬事休止數(shù),不足不全如同畫餅充饑。
詩曰:溯體兇變不具整,殘廢病難兼夭折,破家亡身招災禍,苦苦之中有孝人。
兇變,身遭兇變的萬事休止符。(兇)
基業(yè):美貌、香艷、破家、災危、劫財;損家業(yè)。
家庭:六親緣薄、兄弟如同畫餅,熱心相助者少。應看開一些。
健康:衰弱,外傷,皮膚病,夭折病死,發(fā)狂病。
含義:屬破壞的兇就數(shù),不足不全的滅亡之數(shù)。進退不自由,獨立乏能力。大多辛苦困難,或者與其他兇運配合而致發(fā)狂病死,夭折?;蛘叻爬?,破滅,逆難終成廢人。但孝子、節(ji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