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 楊
楊瓚
楊姓 起源楊姓主要源自: 楊姓。
姓氏來源 1、出自姬姓。以國為氏。據(jù)《元和姓纂》云:“周武王分封其第叔虞于唐邑(山西翼城)。出公子齊,生伯僑,天子封為楊侯,以國為氏?!苯⒘藯顕?2、出自賜姓。三國時,諸葛亮平定哀牢夷(湖南、貴州
更多?- 瓚:
-
基本解釋:瓚 (瓚)
zàn
古代祭祀用的一種像勺子的玉器。
筆畫數(shù):20;
部首:王;
筆順編號:11213121353121352534
- 玉壺冰
-
玉壺知素結,止水復中澄。
堅白能虛受,清寒得自凝。
分形同曉鏡,照物掩宵燈。
壁映圓光入,人驚爽氣凌。
金罍何足貴,瑤席幾回升。
正值求珪瓚,提攜共飲冰。
- 旱麓
-
瞻彼旱麓,榛楛濟濟。
豈弟君子,干祿豈弟。
瑟彼玉瓚,黃流在中。
豈弟君子,福祿攸降。
鳶飛戾天,魚躍于淵。
豈弟君子,遐不作人? 清酒既載,骍牡既備。
以享以祀,以介景福。
瑟彼柞棫,民所燎矣。
豈弟君子,神所勞矣。
莫莫葛藟,施于條枚。
豈弟君子,求福不回。
- 滿江紅·寫懷
-
怒發(fā)沖冠,憑欄處、瀟瀟雨歇。
抬望眼、仰天長嘯,壯懷激烈。
三十功名塵與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。
莫等閑、白了少年頭,空悲切。
靖康恥,猶未雪。
臣子恨,何時滅。
駕長車,踏破賀蘭山缺。
壯志饑餐胡虜肉,笑談渴飲匈奴血。
待從頭、收拾舊山河,朝天闕。
楊瓚(550年~591年),本名楊慧,字恒生,弘農(nóng)華陰(今陜西省華陰市)人。隋朝宗室大臣,武元皇帝楊忠的兒子,隋文帝楊堅同母弟,母為元明皇后呂苦桃。 容顏俊美,好書愛士。北周時,門蔭入仕,起家中侍上士,冊封竟陵郡公,迎娶順陽公主,授御伯、納言、儀同三司。周宣帝即位,升任吏部中大夫、上儀同三司。周靜帝繼位,拜大將軍、大宗伯,進封邵國公。擔心隋文帝篡位未成而株連同宗,數(shù)次陰謀圖害隋文帝。 開皇元年(581年),冊封滕王,授雍州牧,因事罷官,閑居家中。開皇十一年(591年),楊瓚去世,時年四十二歲。
楊瓚,南宋琴家。字嗣翁,號守齋,又號紫霞。浙江錢塘人。官至司農(nóng)卿,贈少師。
楊瓚,蠡縣人。永樂末年進士。為趙城知縣,課績?yōu)樯轿髦?,越級擢鳳陽知府。正統(tǒng)十年大計群吏,楊瓚被任命舉治行卓異者,楊瓚及王懋、葉錫、趙亮等與焉。鳳陽為帝王故鄉(xiāng),勛臣及諸將子孫多犯法令。楊瓚請求立戶稽查他們的出入,從此他們便遵于法令的約束。楊瓚上言民間子弟中可造者多,請廣增生員不要限額。禮部采用楊瓚的言論,考取附學。學校之有附學生,由楊瓚議始。楊瓚后擢浙江右布政使。與鎮(zhèn)守侍郎孫原貞共平陶得二之亂。景泰二年,楊瓚以湖州諸府官田賦重,請均之民田賦輕者,而且嚴禁詭寄之弊?;实巯略t楊瓚與孫原貞督之,田賦稱平。久之,去世在官任上。
楊瓚,男,納西族,1973年11月生,1994年8月參加工作,大學學歷,中共黨員。 [1] 現(xiàn)任云南省迪慶州經(jīng)濟開發(fā)區(qū)委員會黨委委員、管委會副主任。 [1]
(七政之數(shù))七政之數(shù),精悍嚴謹,天賦之力,吉星照耀?!?
吉祥運(表示健全、幸福、名譽等)
剛情運(性剛固執(zhí)、意氣用事)
剛毅果斷、勇往直前,精力充足,排除萬難。只是應涵養(yǎng)量。
詩曰:剛毅果斷除萬難,獨立權威志氣安,內(nèi)外和好兼柔性,溫和養(yǎng)德耀吉星。
精悍,剛毅果斷勇往直前的進取數(shù)。(吉)
基業(yè):獨立、官祿、進取、技術、剛硬。
家庭:缺乏同心力,內(nèi)外不合,善涵養(yǎng)修身者事得家庭圓滿。
健康:日月光明,心身健保,可望長壽。
含義:獨立、單行、極感之象,過剛而缺乏同化力之意。如果頑剛弄權,易釀成內(nèi)外不和,幸而天賦的精力充沛,具有調節(jié)事物的才能,能夠粉碎硬敵,排除萬難,若能涵養(yǎ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