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 元
元曄
元姓 起源元姓主要源自: 元姓。
姓氏來源 1、出自殷商元銑之后,世代相傳姓元。 2、出自姬姓,為春秋時魏國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的后代畢萬之后,以地名為氏。 3、出自拓跋姓,為鮮卑族的后代,至北魏孝文帝時下詔改姓為元氏。 4、出自復(fù)姓
更多?- 曄:
-
基本解釋:曄 (曄)
yè
光。
筆畫數(shù):10;
部首:日;
筆順編號:2511323512
- 石竹詠
-
萋萋結(jié)綠枝,曄曄垂朱英。
??至懵督担坏萌渖?。
嘆息聊自思,此生豈我情。
昔我未生時,誰者令我萌。
棄置勿重陳,委化何足驚。
- 滿江紅·寫懷
-
怒發(fā)沖冠,憑欄處、瀟瀟雨歇。
抬望眼、仰天長嘯,壯懷激烈。
三十功名塵與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。
莫等閑、白了少年頭,空悲切。
靖康恥,猶未雪。
臣子恨,何時滅。
駕長車,踏破賀蘭山缺。
壯志饑餐胡虜肉,笑談渴飲匈奴血。
待從頭、收拾舊山河,朝天闕。
- 如夢令·常記溪亭日暮
-
常記溪亭日暮,沉醉不知歸路。
興盡晚回舟,誤入藕花深處。
爭渡,爭渡,驚起一灘鷗鷺。
元曄(509年—532年12月26日),字華興,小字盆子,河南洛陽人。北魏王朝第十三位皇帝(530年—531年在位),景穆帝拓跋晃曾孫、南安惠王拓跋楨之孫、扶風(fēng)王元怡次子。 個性輕躁,頗有膂力。起家秘書郎,遷通直散騎常侍。初封長廣王,拜太原太守。永安三年(530年)十月,爾朱榮為孝莊帝元子攸所殺后,在爾朱世隆擁立下,即位稱帝,年號建明,成為傀儡皇帝。爾朱兆俘殺孝莊帝之后,失去利用價值。建明二年(531年)二月,為爾朱世隆逼迫禪讓,降為東海王。廣陵王元恭即位,年號普泰,是為節(jié)閔帝。建明二年(531年)十月,與爾朱氏對立的軍閥高歡,擁立安定王元朗即位,年號中興。高歡擊敗爾朱氏后,廢黜節(jié)閔帝,清除爾朱氏,獨攬大權(quán)。中興二年(532年)四月,高歡以禪讓為名,廢黜元朗為安定王,擁立平陽王元修為帝,年號太昌,是為孝武帝。 太昌元年(532年)五月,高歡毒死節(jié)閔帝;十一月,高歡以東海王元曄、安定王元朗與爾朱氏有牽連,同日將二人賜死。
原北魏宗室,咸陽王元禧嫡子,字世茂。 隨兄投奔南梁,封為桑乾王,拜散騎常侍。卒于秣陵。
- 曄
- 更多?
(晚行遇月)沉浮多端,先苦后甜,寬宏揚(yáng)名,富貴繁榮。
次吉祥運(yùn)(表示多少有些障礙,但能獲得吉運(yùn))
先苦后甜,大都晚年幸福。
詩曰:先苦后甘有苦思,難關(guān)度過福人扶,晚年幸福兼余慶,合如甘蔗好尾甘。
先苦后甜,氣宏揚(yáng)堍數(shù)。(半吉)
基業(yè):官祿,文昌,學(xué)士,技藝,災(zāi)厄,傷殘。
家庭:親情少,兄弟離,須互相信任。
健康:傷殘,刑罰,外傷,三才善者可望平安。
含義:浮沉多端,禍福無常,所得福分,必經(jīng)大失敗大患難后方能顯著,家破產(chǎn)亡后方得富貴榮華,大都蔗根生甜。晚年享受安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