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 蕭
- 察:
-
基本解釋:察 chá
仔細看,調(diào)查研究:察看。察核。觀察??疾欤╝.實地觀察調(diào)查,如“科學察察”;b.細致深刻地觀察,如“科學研究要勤于察察和思考”)。察覺。察訪。察勘。察探。明察秋毫(“秋毫”指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細毛,喻為人精明,任何小問題都看得清楚)。
筆畫數(shù):14;
部首:宀;
筆順編號:44535445411234
- 桓靈時童謠
-
舉秀才,不知書。
察孝廉,父別居。
寒素清白濁如泥,高第良將怯如雞。
(如雞 一作:如黽)。
- 唐禪社首樂章·順和
-
至哉含柔德,萬物資以生。
常順稱厚載,流謙通變盈。
圣心事能察,增廣陳厥誠。
黃祇僾如在,泰折俟咸亨。
- 二風詩·治風詩五篇·至理
-
理何為兮,系修文德。
加之清一,莫不順則。
意彼刑法,設以化人;致使無之,而化益純。
所謂代刑,以道去殺。
嗚呼嗚呼!人不斯察。
梁宣帝蕭詧(519年-562年),字理孫,南蘭陵(今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(qū))人。西梁開國皇帝(555年―562年在位),梁武帝蕭衍之孫,昭明太子蕭統(tǒng)第三子。 出身蘭陵蕭氏齊梁房,自幼好學,精通佛法。初以皇孫,封曲江縣公。中大通三年,加封岳陽王,拜東揚州刺史,遷雍州刺史等職。太清三年,河東王蕭譽受到湘東王蕭繹攻擊,率眾攻伐江陵,兵敗逃亡,向西魏稱藩借兵。承圣三年(554年),西魏大將軍楊忠攻破江陵。梁元帝被殺后,蕭詧正式即位,建立西梁,年號大定。大定四年(558年),派遣大將王操掠取湘州長沙、武陵、南平等郡。 [1] 大定八年(562年),駕崩,謚號宣皇帝,廟號中宗,葬于平陵。
- 察
- 更多?
(春日牡丹)才藝多能,智謀奇略,忍柔當事,鳴奏大功。
首領(lǐng)運(智慧仁勇、立上位、能領(lǐng)導眾人)
吉祥運(表示健全、幸福、名譽等)
藝能運(富有藝術(shù)天才,對審美、藝術(shù)、演藝、體育有通達之能)
智勇超群的大成功數(shù),充滿智慧是其特點。
詩曰:智略超群博學多,善事事路亦忍和,功業(yè)成就得富榮,藝才相身樂千鍾。
智能超群的成功數(shù)。(大吉)
基業(yè):大官、文昌、技藝、進財、學士、田產(chǎn)、財庫。
健康:可能健全長壽、先天五行不和者不遇。
含義:富學藝才能,有智謀奇略,忍柔當事,任何難事皆巧于奏大功。為得享福貴榮華的好誘導,充滿智滿是其特點。(by senlon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