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 姚
- 淶:
-
基本解釋:淶 (淶)
lái
〔淶水〕地名,在中國河北省。
(淶)
筆畫數(shù):10;
部首:氵;
筆順編號:4411431234
- 滿江紅·寫懷
-
怒發(fā)沖冠,憑欄處、瀟瀟雨歇。
抬望眼、仰天長嘯,壯懷激烈。
三十功名塵與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。
莫等閑、白了少年頭,空悲切。
靖康恥,猶未雪。
臣子恨,何時滅。
駕長車,踏破賀蘭山缺。
壯志饑餐胡虜肉,笑談渴飲匈奴血。
待從頭、收拾舊山河,朝天闕。
- 如夢令·常記溪亭日暮
-
常記溪亭日暮,沉醉不知歸路。
興盡晚回舟,誤入藕花深處。
爭渡,爭渡,驚起一灘鷗鷺。
- 江城子·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
-
十年生死兩茫茫,不思量,自難忘。
千里孤墳,無處話凄涼。
縱使相逢應不識,塵滿面,鬢如霜。
夜來幽夢忽還鄉(xiāng),小軒窗,正梳妝。
相顧無言,惟有淚千行。
料得年年腸斷處,明月夜,短松岡。
姚淶(1488-1538),字維東,號明山,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寧波府慈溪縣(今浙江省寧波市慈溪市)人,左都御史姚鏌之子。 [1] 正德十一年(1516)中舉人,后多次會試均落第。嘉靖二年(1523)狀元及第,授翰林修撰。嘉靖三年(1524),因“大禮議”之爭失勢,受廷杖、下詔獄。復官后,充經(jīng)筵講官,遷左諭德,累官至侍讀學士。嘉靖十年(1531),上《論元世祖不當與古帝王同祀疏》。 姚淶曾主持北冀鄉(xiāng)試,取士甚多,所取試文一時為天下范式。嘉靖十六年(1537年),父喪,辭官回鄉(xiāng)。同年卒。
- 淶
- 更多?
(終結(jié)之數(shù))終結(jié)之數(shù),雪暗飄零,偶或有成,回顧茫然。
兇數(shù)運(表示逆境、沉浮、薄弱、病難、困難、多災等)
孤獨運(妻凌夫或夫克妻)
萬物終局,充滿損耗數(shù),大兇,不宜使用。
詩曰:萬事終局萬事空,逆難失意逢空亡,病弱短命多暗淡,克夫傷子破家風。
零暗,萬業(yè)終局充滿損耗數(shù)。(兇)
基業(yè):天福、文昌、散財、官祿、破危、矢壽。
家庭:家內(nèi)總是冷眼旁觀者多,傷害妻子破鏡難圓、百忍者尚可平安。
健康:殺傷刑罰,病弱、災危、女易風流。心性變態(tài)。
含義:境地悲凄,空虛無物,人格有此數(shù)者,多災短命。如同日沒,四顧茫茫,神哭鬼嚎兇之象,行萬象乏氣力,常陷于不如意,凡要求功,因多障礙漸自失敗,遂致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