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 吳
吳夷嬡
吳姓 起源吳姓主要源自: 吳姓。
姓氏來源 1、以吳國號為姓,出自姬姓,是黃帝軒轅氏的直系后裔。 2、上古時(shí)已有吳姓。 (1)舜的后代有封在虞的,因“虞”與“吳”音相近,故舜后有吳姓。 (2)顓頊帝時(shí)有吳權(quán),其后亦有吳氏。一是少康帝時(shí)
更多?- 夷:
-
基本解釋:夷 yí
中國古代稱東部的民族:東夷。九夷(古時(shí)稱東夷有九種)。
中國舊時(shí)指外國或外國的:華夷雜處(cdiào)。
平,平坦,平安:化險(xiǎn)為夷。
弄平:夷為平地。
消滅:夷滅。族夷(誅殺犯罪者家族)。
等輩:“諸將皆陛下故等夷”。
古代的鋤類工具。
古同“怡”,喜悅。
古同“痍”,創(chuàng)傷。
姓。
險(xiǎn)
筆畫數(shù):6;
部首:大;
筆順編號:151534
- 嬡:
-
基本解釋:嬡 (嬡)
ài
〔令嬡〕尊稱別人的女兒。亦作“令愛”。
(嬡)
筆畫數(shù):13;
部首:女;
筆順編號:5313443451354
- 過白起墓
-
夷陵火焰滅,長平生氣低。
將軍臨老病,賜劍咸陽西。
- 酌貪泉
-
古人云此水,一歃懷千金。
試使夷齊飲,終當(dāng)不易心。
- 天作
-
天作高山,大王荒之。
彼作矣,文王康之。
彼徂矣,岐有夷之行。
子孫保之。
(云頭望月)云頭望月,身疲力盡,窮迫不伸,精神不定。
兇數(shù)運(yùn)(表示逆境、沉浮、薄弱、病難、困難、多災(zāi)等)
精神不安,為世所棄。
詩曰:挽回乏力無善謀,精神不定如云黑,失節(jié)喪信無所至,受人評擊卻責(zé)難。
挽回乏力的身疲力盡數(shù)。(兇)
基業(yè):將星、學(xué)士、時(shí)祿、破厄、災(zāi)厄、文昌、劫財(cái)。
家庭:親眷疏、兄弟不和,凡事謹(jǐn)慎則平安。
健康:外傷、病患,先天五行為金木者可望安全。
含義:窮迫不伸的逆境,精神不定,缺乏實(shí)行的能力,乏貞節(jié),失信用,受攻擊非難,為世所棄,成個(gè)廢人,但身體卻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