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 辛
辛威
辛姓 起源辛姓主要源自: 辛姓。
姓氏來源 1、出自姒姓,由莘(Shēn音伸)氏所改。 2、出自高辛氏所改。 3、出自上古居住在今山東省曹縣一帶的有辛氏的后裔,有以辛為姓的。 4、出自賜姓而來。 5、出自他族有辛姓或他族改辛姓: ①清
更多?- 威:
-
基本解釋:威 wēi
表現(xiàn)出來使人敬畏的氣魄:威力。威風(fēng)。權(quán)威。
憑借力量或勢力:威脅。威懾。
筆畫數(shù):9;
部首:女;
筆順編號:131531534
- 在軍登城樓
-
城上風(fēng)威冷,江中水氣寒。
戎衣何日定,歌舞入長安。
- 大風(fēng)歌
-
大風(fēng)起兮云飛揚(yáng),威加海內(nèi)兮歸故鄉(xiāng),安得猛士兮守四方!。
- 九日懷封元寂
-
九日郊原望,平野遍霜威。
蘭氣添新酌,花香染別衣。
九秋良會少,千里故人稀。
今日龍山外,當(dāng)憶雁書歸。
辛威(510―578年),字文烈,隴西狄道(今甘肅省臨洮縣)人。北魏、西魏、北周將領(lǐng),武川太守辛大汗之孫,大將軍辛生之子 [1] 。賜姓普屯氏。 [2] 少時慷慨,有志向謀略。永熙元年,跟隨大行臺賀拔岳征戰(zhàn),拜輔國將軍。賀拔遇害后,追隨夏州刺史宇文泰,拜羽林監(jiān),封為白水縣伯。迎接孝武帝西遷,在回洛城之戰(zhàn)中位居首功。西魏建立后,屢立戰(zhàn)功,拜撫軍將軍、散騎常侍、揚(yáng)州刺史、拜驃騎大將軍、開府儀同三司、鄜州刺史。北周建立后,拜大將軍、寧州總管、枹罕郡公,遷柱國大將軍、大司寇、太子少傅、河州總管,授上柱國、宿國公等。率軍平定胡人叛亂,隨軍東征北齊。 北周大象二年(580年),去世,終年六十九歲,追贈太傅、河州都督。
(晚苦) 禍福參半,先天智能,中年發(fā)達(dá),晚景困苦?!?
兇數(shù)運(yùn)(表示逆境、沉浮、薄弱、病難、困難、多災(zāi)等)
晚景凄涼,功德漸敗。
詩曰:晚境凄傖相侵生,中年漸漸發(fā)達(dá)來,晚年困苦逢秋冷,難免守居得安然。
晚境凄涼的功德光榮數(shù)。(兇)
基業(yè):將星、學(xué)士、技藝、破厄、劫財、突破。
家庭:親緣少,兄弟疏,宜多聯(lián)絡(luò)。
健康:宜防呼吸病,負(fù)傷、遭難,先天五行為水土者,可望健全。
含義:福禍雖有參半,兇相較多一些,天生智能齊備,是以中年以前成功發(fā)達(dá),乃至中年后,漸自衰退,陷于困苦、大悲慘的暗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