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 李
李紹賢
李姓 起源李姓主要源自: 李姓。
姓氏來源 1、源于嬴姓,或出自皋陶之后顓頊帝高陽氏的后裔理征,或出自周朝道教創(chuàng)始人老子李耳,屬于以官職名為氏。 2、源于他族改姓,屬于以帝王賜姓為氏。 3、出自他姓 4、源于虎圖騰說 5、源于老姓說
更多?- 紹:
-
基本解釋:紹 (紹)
shào
連續(xù),繼承:紹復(fù)(繼承恢復(fù))。紹述(繼承)。紹世(連續(xù)幾世)。
指中國浙江省紹興市:紹酒。紹劇。紹興師爺(這一職務(wù)舊時大多數(shù)由紹興人擔(dān)任;后來就稱刀筆吏、訟棍為“紹興師爺”,含貶義)。
筆畫數(shù):8;
部首:纟;
筆順編號:55153251
- 賢:
-
基本解釋:賢 (賢)
xián
有道德的,有才能的:賢明。賢德。賢能。賢良。賢惠。賢淑。賢哲。賢人。圣賢。禮賢下士。
敬辭,多指行輩較低的:賢弟。賢侄。賢契(對弟子或朋友子侄輩的敬稱)。
筆畫數(shù):8;
部首:貝;
筆順編號:22542534
- 月出
-
月出皎兮,佼人僚兮。
舒窈糾兮,勞心悄兮。
月出皓兮,佼人懰兮。
舒懮受兮,勞心慅兮。
月出照兮,佼人燎兮。
舒夭紹兮,勞心慘兮。
- 訪落
-
訪予落止,率時昭考。
於乎悠哉,朕未有艾。
將予就之,繼猶判渙。
維予小子,未堪家多難。
紹庭上下,陟降厥家。
休矣皇考,以保明其身。
- 罷相作
-
避賢初罷相,樂圣且銜杯。
為問門前客,今朝幾個來。
李紹賢(1916-1942),男,漢族,福建省上杭縣才溪鄉(xiāng)人。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(nóng)紅軍,1942年在山東一次反“掃蕩”斗爭中犧牲。
李紹賢,男,黑龍江德都人,出生于1944年11月,五大連池市中醫(yī)院中醫(yī)科主任,副主任醫(yī)師。
李紹賢(1481~1519),字崇德。泗州衛(wèi)(今江蘇盱眙縣)人。明監(jiān)察御史。少而聰慧,讀書過目不忘。明武宗正德十二年(1517),中會試第一名(會元),授行人司行人。當(dāng)時武宗皇帝日耽逸樂,荒于政事。而盤踞江南的寧王朱宸濠又潛謀政變。內(nèi)監(jiān)江彬、錢寧等俱以嬖幸掌握兵權(quán),又都受寧王的賄賂,慫恿、誆騙武宗南巡,企圖乘機下手。正德十四年,南巡車駕準(zhǔn)備于三月十九日啟行。朝野“人情咸懷疑懼”,而將相大臣盡鉗口不言。而且當(dāng)時江淮一帶受災(zāi)荒歉,民生困窘,沿途州、縣聞令科斂,“疾苦哀怨之聲囂然”。李紹賢與翰林院修撰舒芬共同發(fā)誓,挺身進諫,挽留圣駕。黃鞏、舒芬、李紹賢等遂上疏諫留,李紹賢與余廷瓚共同簽名的奏疏,用詞尤為激烈中肯。武宗大怒,令全部打入錦衣衛(wèi)獄。接著又令帶枷鎖跪于午門外五天,每天只許小太監(jiān)給一次飯,“家人無敢祈者”。江彬、錢寧等又進行審訊,百般凌辱。他仍然“極口稱駕出必不利,毅然無少屈”。不到一個月,又令他與余廷瓚等脫去衣服,杖責(zé)五十,結(jié)果二人都死于杖下,但武宗終未去成。嘉靖初年,李紹賢得以平反昭雪,追贈為監(jiān)察御史,遣官諭祭。 [1]
(五行之?dāng)?shù))五行俱權(quán),循環(huán)相生,圓通暢達,福祉無窮。
吉祥運(表示健全、幸福、名譽等)
男性雙妻運
溫和運(性情平和、能得上下信望)
福祿長壽,陰陽和合、完壁之象,最大吉數(shù)。
詩曰:福祿壽長陰陽和,心身健全是英豪,名利雙收富榮達,乃是世上福德人。
種竹成林、福祿長壽的福祿集合數(shù)。(大吉)
基業(yè):學(xué)者、祖業(yè)、文昌、福星、官星、財錢。
家庭:上下和睦,相互合作,可望圓滿,子女多蔭。
健康:福祿如海,壽比南山??赏】?。
含義:陰陽交感,和合,完璧之象,隱藏大成功運。精神敏銳,身體健全,福祿長壽,富貴繁榮,無所不至或為中興之祖,或在他鄉(xiāng)成家,或復(fù)興絕家。即或不如此,也會博得功名榮譽,圓